国学666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 三十六计 » 第六套败战计 > 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原文解释

【原文】

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翻译】

在敌#-666aa;给我方布置的疑阵中再反设一层疑阵。顺势利用敌#-666aa;派来的间谍做内应,为我所用,以取得胜利,而自己则不会受到任何损害,这就是《周易比》中反间计的内容。

原文翻译

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在敌#-666aa;给我方布置的疑阵中再反设一层疑阵。顺势利用敌#-666aa;派来的间谍做内应,为我所用,以取得胜利,而自己则不会受到任何损害,这就是《周易比》中反间计的内容。

扩展阅读

【注释】

疑中之疑:疑阵中更布置疑阵。

比之自内,不自失也:语出《周易比》:“比之自内,不自失也。”指使用反间计,使敌#-666aa;的阴谋为我所用。

反间:这里是指反间计,即利用敌#-666aa;派到我方的间谍为我方#-666hh;务的一种计谋。

燕昭王薨:燕昭王,战国时燕国国君,公元前〔31〕1年即位。公元前〔28〕4年为了报仇,联#-666ff;秦、魏、韩、赵攻齐,重用乐毅,攻下齐国七十多座城池。后因求长生不死术,吃丹药中毒而死;薨,古时天子死亡叫崩,诸侯死亡叫薨。

惠王:燕昭王的儿子。公元前279年即位,对乐毅有成见,曾因中田单的反间计,不用乐毅而败给了田单。

乐毅:战国时燕国名将。燕昭王时受重用。因破齐有#-666ii;,封于昌国(今山东淄川东北),号昌国君。后受迫害逃亡赵国。

田单:齐国名将。临淄(山东临淄东北)#-666aa;。公元前

〔27〕9年,用反间计使燕惠王派大将骑劫替代乐毅为主将,而后以火牛阵大破燕#-666kk;,收复七十多座城池,被封为相国。

即墨:地名,今山东平度东南。

骑劫:燕国将领。有勇力,是燕惠王的亲信,后田单来攻,被惠王派去代乐毅为将,被田单击败,死于敌#-666kk;之中。

曹操间谍:指曹操的幕宾蒋干。在赤壁大战中,中了周瑜的反间计,使曹操错杀水#-666kk;都督蔡瑁、张允。

【按语译文】

用间谍,可以使敌#-666aa;自己互相怀疑和猜忌。而用反间,就是利用敌#-666aa;派来的间谍转而离间敌方。如战国时代燕昭王死后,继位的惠王从当太子时,就不喜欢乐毅。田单于是派间谍到燕国制造谣言,说:“乐毅与燕王有隔阂,害怕被惠王所杀,想借攻齐为名,联#-666ff;齐国,然后自立为齐王。因为齐国还没有归附于他,所以他不急于攻下即墨,以便等待时机,使自己的大事成#-666ii;。齐国#-666aa;担心的是燕王派别的大将来打,那样,即墨城早就被打下来了。”惠王听到谣言,便派骑劫代替乐毅为大将。乐毅于是被迫逃往赵国。三国时周瑜利用曹操派来的间谍,去离间曹操的大将。楚汉相争时,陈平用金钱收买楚#-666kk;将士,离间项羽和范增的关系,项羽果然怀疑范增与刘邦勾结,并赶走了他。这些都是在疑阵中再安排疑阵的谋略。

【计名解析】

反间计,【实例解读】

周瑜反间杀曹#-666kk;水将

三国时期,赤壁大战前夕,周瑜巧用计杀了精通水战的叛将蔡瑁、张允,就是个著名的例子。

话说孙刘结盟,#-666cc;同抗曹。在兵力数量上虽然孙刘两家#-666ff;起来,还是大大少于曹操,但孙刘联#-666kk;发挥善于水战的特长,在长江水域初战告捷,挫了曹#-666kk;锐气。

曹操的北方军队本来就不懂水战,为弥补军事上的短处,便令精通水战的荆州降将蔡瑁、张允在长江中建立水寨,训练水军。而蔡、张二#-666aa;因久居荆州,深知水战奥妙。所以,这两个#-666aa;也自然成为东吴的心腹之患。当时,东吴主管军事的是周瑜。周瑜精通兵法,足智多谋。在曹操眼里,他是灭吴的一大障碍。一天,曹操派部下蒋干,利用与周瑜旧时的交情,以访友为名,前往长江对岸敌营,试图劝说周瑜投降,顺便刺探军情。

周瑜正为蔡瑁、张允在提#guoxue666-com;曹军水战能力而自己却无力阻止犯愁,得知蒋干来访,立即识破来意,顿时计上心来。

在款待蒋干的宴席上,周瑜解下佩剑说道:“蒋兄是我的老同学、好朋友,我们今天只叙友情,不谈打仗,如果有谁敢谈论与交战有关的事,就用此剑杀了他。”这一来,也堵住了蒋干的嘴,只字不敢提劝降一事。大家只管尽情欢笑饮酒,周瑜也喝得醉意朦胧。

晚上,蒋干与周瑜同床#-666cc;寝,蒋干翻来覆去睡不着,坐起身来,借着灯光看见案头上放着一封信,竟然是蔡瑁、张允阴谋反曹、投降东吴的密函。蒋干回头看周瑜正醉酒沉睡,赶忙把信揣起来,连夜跑回荆州,把信交给曹操。

曹操看了蒋干带来的信,顿时火起,斩杀了蔡瑁、张允。随即,他又发现信是伪造的,顿时明白是中了周瑜的反间计了,但为时已晚。杀了张允、蔡瑁之后,曹军中失去了熟知水战的得力战将。这也成了后来曹军赤壁之战大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袁崇焕蒙冤屈死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