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素书》 » 解读 > 安礼章

《素书》安礼章

古人讲的“礼”针对个人是礼仪,而在国家层面,这个“礼”则指的是制度。而“安礼”的“安”在这里并不作安全、安定讲,是安放、固定的意思。陆游在《东阳道中》一诗中 “小吏知人当著句,先安笔砚对溪山” 的 “安” ,就是先把笔砚摆放好的意思。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 意思是:礼义是治理国家、安定社稷、序列人民(序列:有条不紊、秩序井然)、有利于后世子孙的啊!

而《素书》中“安礼”的意思是:为了避免发生春秋时期礼坏乐崩、战火纷飞的混乱局面,国家必须加强“礼”,即制度建设,完善法律法规,让所有人的行为规范都在法律许可范围之内,这样才能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根据文义,笔者将“安礼章”分解成三十五个小节来进行解读。其中,前三十四节作者以对比的手法,对仗的文体,阐明了明辨盛衰、通晓成败、审察混乱、追本溯源,揣度未来的“韬略”;而最后一节,笔者认为是作者对本章(也可理解为对全书)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所进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却怨预谋
善恶有报
以农为本
心心不异
机不可失
恪守不渝
尊上亲下
孰轻孰重
疑心生暗
枉己正人
政乱国危
列德尚贤
君暗臣离
经纶济世
物极必反
泾渭不分
循规蹈矩
庸才误国
民为国本
道微世衰
藏富于民
前车之鉴
以人为镜
居安思危
云行雨施
务善虑远
相得益彰
道同志合
豁达大度
同心协力
感同身受
义薄云天
相得益彰
光明磊落
欲明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