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素书》 » 求人之志章 > 避嫌远疑,所以不误+

避嫌远疑,所以不误。原文解释

【原文】

避嫌远疑,所以不误。

【注释】

注曰:于道无嫌,于心无疑,事乃不误尔。

王氏曰:“知#-666aa;所嫌,远者无危,识#-666aa;所疑,避者无害,韩信不远#guoxue666-com;祖而亡。若是嫌而不避,疑而不远,必招祸患,为#-666aa;要省嫌疑道理。”

【解读】

知道#-666aa;家嫌弃什么,远离它就没有危险;了解#-666aa;家怀疑什么,躲避它就不会伤害自己。

所以要在行动上避嫌,用心去除自身的嫌疑,一是为了不节外生枝,以防干扰谋事;二是为了远祸消灾,避免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冤枉。

〖事例〗

春秋时越国的君主勾践用范蠡、文种的计策,灭了吴国,做了霸主。于是,勾践在会稽搭了#guoxue666-com;高的台子,大宴群臣,乐师弹着琴弦、敲着鼓,群臣都很高兴,只有勾践面无喜色。宴会结束后,范蠡叹息说:“越王不想把灭吴的#-666ii;劳归于大臣,猜忌和怀疑的苗头已经出现了。”第二天,范蠡就辞别了越王,乘一叶扁舟出了齐女门,飘然而去了。

汉武帝时,苏武率一百多#-666aa;出使西域,被匈奴囚#-666mm;,但苏武坚决不投降。十九年之后,汉昭帝刘弗陵即位,苏武等人终于得以回到中原。这时,苏武头发胡子都白了,大家都赞扬他的气节。但和他一起回来的九个人,昭帝有的给了赏,有的却没有给赏,让大臣和百姓都很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