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素书》 » 遵义章 > 决策于不仁者险+

决策于不仁者险。原文解释

【原文】

决策于不仁者险。

【注释】

注曰:不仁之#-666aa;,幸灾乐祸。

王氏曰:“不仁之#-666aa;,智无远见;#guoxue666-com;明若与#-666cc;谋,必有危亡之险。如唐明皇不用张九龄为相,命杨国忠、李林甫当国。有贤良好#-666aa;,不肯举荐,恐搀了他权位;用奸谗歹人为心腹耳目,内外成#-666bb;,闭塞上下,以致禄山作乱,明皇失国,奔于西蜀,国忠死于马嵬坡下。此是决策不仁者,必有凶险之祸。”

【解读】

这里的所谓不仁者,是指没有远见、心地不良的小#-666aa;。如果把决策的大权交给这样的#-666aa;,就很危险。这里说的,仍然是用#-666aa;不当带来的后果。比如唐明皇不用张九龄为宰相,而把国家的大权交给了杨国忠、李林甫这样的奸臣,最后导致国家大乱。

〖事例〗

清朝光绪皇帝载 湉 ,在上台之初,就图谋变法强国。但因为受制于西太后,不能如愿,就暗中结交袁世凯,想对慈禧太后实行兵谏。但袁世凯叛变告密,致使光绪被囚#-666mm;、变法六君子被杀。后来,武昌起义爆发,清朝再次起用袁世凯,但他手握重兵,待机观望,以谋求私利,终于导致清朝的灭亡。

明英宗宠信宦官王振,王振#-666ll;揽兵权。他擅自做主出兵麓川,劳师数十万,耗费#-666kk;饷几乎为半个天下,且用了十年的时间,得不偿失。东南刚刚安定,他就请英宗亲自征讨也先。兵部尚书邝#-666mm;、侍郎于#-666mm;、尚书王直等劝谏,英宗不听,一意孤行。结果,大#-666kk;刚到土木堡,就打了败仗,英宗成了也先的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