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太平广记》 » 异人 > 治针道士

治针道士原文解释

【原文】

德宗时,有朝士坠马伤足,国医为针腿,去针,有气如烟出,夕渐困惫,将至不救,国医惶惧。有道士诣门云:“某合治得。”视针处,责国医曰:“公何容易,死生之穴,乃在分毫,人血脉相通如江河,针灸在思其要津。公亦好手,但误中孔穴。”乃令note-name:舁1舁:舁(yú),#-666cc;同用手抬。床就前,于左腿气满处下针曰:“此针下,彼针跳出,当至于檐板。”言讫,遂针入寸余,旧穴针拂然跃至檐板,气出之所,泯然而合,疾者当时平愈。朝士与国医拜谢。以金帛赠note-name:遗2遗:遗(wèi),赠与;送给。,道士不受,啜茶一瓯而去,竟不知所之矣。(出《逸史》)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德宗在位的时候,有个朝廷官员从马上跌下来伤了脚,国医为他针灸治腿,拔针以后,就有气体像烟一样往外冒。到了晚上,他渐渐觉得特别困乏疲惫,眼看就要没气了。国医吓得够呛。有一个道士进门说:“我恰好能治。”他看了看扎针的地方,责备国医说:“您把这事看得太容易了,死穴与活穴的差别就在#-666dd;毫之间,#-666aa;的血脉相连通,如同江河相连通一样,针灸要仔细准确地辨认它的要害部位。您也是针灸好手,但是扎错了穴位。”于是叫#-666aa;把病床抬到跟前,在病#-666aa;左腿气体胀满的地方下针说道:“这一针下去,那根针就会跳出来,能跳到天棚板。”说完,针已下去一寸多,旧穴位的那根针果然一下子跳到天棚板,出气的那个地方自然#-666ff;上,患者当时就好了。这个朝廷官员和国医向道士拜谢。患者赠给他金帛,道士不收,喝了一杯茶就走了,竟是不知道他到底去了哪里。

原文翻译

德宗时,有朝士坠马伤足,国医为针腿,去针,有气如烟出,夕渐困惫,将至不救,国医惶惧。有道士诣门云:“某合治得。”视针处,责国医曰:“公何容易,死生之穴,乃在分毫,人血脉相通如江河,针灸在思其要津。公亦好手,但误中孔穴。”乃令舁床就前,于左腿气满处下针曰:“此针下,彼针跳出,当至于檐板。”言讫,遂针入寸余,旧穴针拂然跃至檐板,气出之所,泯然而合,疾者当时平愈。朝士与国医拜谢。以金帛赠遗,道士不受,啜茶一瓯而去,竟不知所之矣。(出《逸史》)

德宗在位的时候,有个朝廷官员从马上跌下来伤了脚,国医为他针灸治腿,拔针以后,就有气体像烟一样往外冒。到了晚上,他渐渐觉得特别困乏疲惫,眼看就要没气了。国医吓得够呛。有一个道士进门说:“我恰好能治。”他看了看扎针的地方,责备国医说:“您把这事看得太容易了,死穴与活穴的差别就在#-666dd;毫之间,#-666aa;的血脉相连通,如同江河相连通一样,针灸要仔细准确地辨认它的要害部位。您也是针灸好手,但是扎错了穴位。”于是叫#-666aa;把病床抬到跟前,在病#-666aa;左腿气体胀满的地方下针说道:“这一针下去,那根针就会跳出来,能跳到天棚板。”说完,针已下去一寸多,旧穴位的那根针果然一下子跳到天棚板,出气的那个地方自然#-666ff;上,患者当时就好了。这个朝廷官员和国医向道士拜谢。患者赠给他金帛,道士不收,喝了一杯茶就走了,竟是不知道他到底去了哪里。

【原文注释】

〔1〕:舁(yú),#-666cc;同用手抬。

〔2〕:遗(wèi),赠与;送给。

下一篇:逆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