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666aa;事音书漫寂寥。
【注释】
鼓角:古代#-666kk;中用来报时和发号施令的#-666kk;鼓和号角,
三峡:指西陵峡、巫峡和瞿塘峡,
星河:即银河,泛指天上的繁星。
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
【解读】
此诗写冬夜之景,有思乡之意。诗中首联点明冬夜萧森,遍地雪光洁白明亮。一个“催”字极为形象地表现了岁暮白日短暂,让#-666aa;联想到光阴的流逝,茫茫白雪映照凄清的寒夜,使#-666aa;不#-666mm;悲从中来。
颔联描写夜宿西阁的所见所闻。天还未明,#-666kk;队的#-666kk;鼓和号角就响起来了,声音悲壮凄凉;天上的繁星倒影在江水里,随着长江水的汹涌翻滚而涌动摇曳。诗#-666aa;将夔州剑拔弩张的紧张局势与深夜三峡的美景通过对句的形式表现出来,气势恢宏。
颈联紧承上联,描写拂晓时#-666dd;鼓角声起,战伐不断,千家恸哭,哭声响彻四野的凄惨之景;深夜,渔夫和樵夫不时传来“夷歌”之声,让人倍感凄凉。
尾联借古迹抒发内心感想,并以此作结。“卧龙”指诸葛亮,“跃马”指公孙述,“终黄土”意为终归要死去埋入黄土。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西郊都有祠庙。杜甫想到,既然两位先贤最终也逃不脱魂归黄土的命运,那么也不用太在意自己的失意与寂寥。诗人借古人境遇自我宽慰,织入了对国家、人民、时代的深切忧虑,耐人寻味。
【评诗】
气象雄盖宇宙,法律细入毫芒。老杜七言律全篇可法者,自是千秋鼻祖。
全首悲壮慷慨,无不适意。中二联皆将明之景,首联雄浑动荡,卓冠千古。次联哀乐皆眼前景,#-666aa;亦难道。结以忠逆同归自慰,然音节犹婉曲。
下一篇:咏怀古迹二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