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 » 孟浩然 > 岁暮归南山

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666aa;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释】

北阙:指宫廷北门。

休上书:停止进奏章。

敝庐:对自己家园的谦称。

疏:疏远。

青阳:《尔雅·释天》:“春为青阳。”。

【解读】

这是诗#-666aa;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怀着极度复杂的心情写下的一首归隐诗,全诗以自怨自艾的形式抒发了仕途失意、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和归隐田园的无奈。

诗歌的前两句直入主题,句子的主要意思是说,诗#-666aa;已经决定归隐南山,从此不必想着再去皇宫向皇帝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希望能得到朝廷的重用了。表面上看,诗#-666aa;是以轻松的口气述说归隐的事实,可仔细品味之下,我们不难发现隐藏于诗句中的失望和忧愤,并体会到诗人想要“北阙上书”而不得,迫于无奈才归隐的矛盾心情。

在三、四句中,诗人紧接着讲述了失意的具体缘由。这两句诗的表面意思是说因为自己才能不济和多病所以才不被明主赏识,甚至连朋友都疏远了自己,可实际上,诗人是在以自怨自艾的口吻抒写不被人赏识、怀才不遇的不满和心中的苦闷之情。

在五、六句中,诗人由落第的事实和归隐的决心进一步想到了自己如今鬓发已白,可仍#-666ii;名未就,宦途渺茫,不由得发出了年华易逝而壮志难酬的感慨。

结尾的两句中,诗人说自己#-666ee;中常常因为愁绪满怀而彻夜不能入睡,自己本就凄苦,窗前松下那一片月光更让其增添了空虚之感。诗人在这两句中紧承前句,直接点明了自己心中的愁绪,情感进一步升华,余味无穷。

【评诗】

是其最得意之诗,亦其最失意之日,故为明皇诵之。

“休”字在唐诗里有两种用法:(一)不要,等于莫字或勿字;(二)罢休,停止。这里(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是用第二义,意思是说:不用再向北阙去上书了,还是回到终南山简陋的屋子里去居住一时。归字是倒装用,本该作“归南山敝庐”。

下一篇:秦中寄远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