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 » 王昌龄 > 出塞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666aa;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胡马:泛指敌#-666aa;的骑兵。

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解读】

这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的一首边塞诗,诗歌描写了边疆的#-666kk;旅生活,即景怀古,表达了诗#-666aa;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感慨,抒发了诗#-666aa;希望早日平息边塞战事的心愿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起句“秦时明月汉时关”写景,气势雄浑,统摄全篇。本句为互文手法,意思是秦汉时期的明月,秦汉时期的关。本句更深一层意思是,由秦汉至唐,明月时时照着这片土地,没有改变过,同时,从秦汉以来这里的战事也从来没有停歇过。“万里长征#-666aa;未还”一句既叙事又抒情,“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突出距离很远;“人未还”则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寄寓了诗人对战争残酷的控诉和对戍守边疆将士的深切同情。“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两句融抒情和议论为一体,表达的主要意思为,如果龙城的飞将#-666kk;李广依然健在,一定不会让匈奴的#-666kk;马翻越阴山。在这里,诗人写到了汉代飞将军李广,实际上是想借古喻今,借古代著名将军李广的英勇来比喻唐代出征守边的英勇将士;同时表达了诗人盼望出现良将,驱逐敌人,保卫边疆的强烈愿望,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精#-666nn;和豪迈的英雄气概。

【评诗】

“秦时明月”一章,前#-666aa;推将之而未言其妙。盖言师劳力竭,而#-666ii;无成,由将非其#-666aa;之故;得飞将#-666kk;备边,边烽自息,即#guoxue666-com;常待《燕歌行》归生“至今#-666aa;说李将#-666kk;”也。防边筑城,起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

他从许多边塞形象中选出了“明月”和“关防”,再用“秦汉”来增加它们的历史意义。从这一句开始(起),一个“塞”字就勾勒出来了。……诗人用“秦汉”二字是活用,也是形象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