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 » 孟郊 > 游子吟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解读】

这首诗是孟郊最有名的代表作,诗作极朴素自然,通过描写母亲临行前为游子缝衣的场景,表现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也传达出诗#-666aa;对母亲深深的爱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全诗虽然只有六句三十字,但所表现出的感情却极具感染力。

前两句将“线”和“衣”这两件常见的物品与“慈母”和“游子”紧紧地联系了起来,用细致入微而饱含深情的笔墨描写了母亲手拿针线为将要出门的游子缝制衣#-666hh;的场景,表达出了母子相依的骨肉亲情。三四两句,诗#-666aa;揭示了母亲为游子缝补衣#-666hh;这一举动中蕴含着的深情,

母亲在缝补时用的不仅仅是线,还有灌注于其中的爱。游子衣#-666hh;上那密密匝匝飞走的针线,融入了母亲的缕缕情思,有关爱,有担忧,也有对孩子早日回家的期待。

最后两句,诗#-666aa;运用了比兴的手法,将母亲的爱比作春晖,将要出门的游子比喻为刚刚长出地面的草,句子的意思是,谁能说萱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诗句通过借写萱草的孝心根本就无法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来直抒#-666ee;臆,讴歌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表现出对母亲发自肺腑的爱和尊敬。

【评诗】

全是托兴,终之悠然。不言之感,复非睍睆寒泉之比。千古之下,犹不忘淡,诗之尤不朽者。

前四句是直叙母爱。末二句以寸草不能报答春光照临的恩,比喻做儿子的报不尽母恩。也是诗中的比体,并且故作问句,使读的#-666aa;自己去体会,尤其得#-666nn;

下一篇:列女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