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 » 卢纶 > 塞下曲二首(其一)

塞下曲二首(其一)

林暗草惊风,将#-666kk;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注释】

原题为六首,这里选了两首。

白羽:尾部或杆部饰有白色羽毛的箭。

【解读】

《塞下曲》#-666cc;六首,皆是五言绝句,#-666dd;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666ii;、整队发令、战中狩猎等,气势雄浑壮阔,体现盛唐气象。此乃组诗中的第二首,借西汉李广典故,赞美边关将帅的勇健。

开头两句写将#-666kk;正在夜巡,幽暗的林莽中忽然传来风的呼啸声,继而蒿草晃动。将#-666kk;大吃一惊,以为幽林中有猛虎,于是敏捷地搭箭引弓。前两句塑造出了将#-666kk;警惕果敢、临危不乱的形象。

三、四句诗#-666aa;交代了将军夜引弓的结果:翌日清晨,将军派#-666aa;到林中查看情况,只见他射出去的那支箭,竟然已经深深地刺进了坚硬的磐石里。

“箭入磐石而没羽”本有典可循。西汉名将李广外出狩猎时,见到草中巨石,误以为是猛虎,搭箭射去,箭入石内。卢纶袭用这一典故,并加以创新,别具新意。首先,李广见“虎”即射,勇猛有余而沉稳不足,但卢纶诗中的将军在射“虎”前有“引弓”的动作,可见其处变不惊;其次,李广射后即“视之”,卢诗中却等到翌日,又可见其沉稳自信;最后,李广射出的箭“中石没镞”,“镞”是箭头的意思,但卢诗中“白羽”都“没在石棱中”,言箭入石之深。由此可见,卢纶笔下的主#-666aa;公,比飞将军李广还要沉稳镇定,自信勇猛。卢纶以声情并茂的语言,塑造了一位射技超群、有勇有谋的将军的形象。

【评诗】

起句便全是黑夜射虎之#-666nn;,不至“将#-666kk;夜引弓”句矣。

此借用李广事,见边帅之勇健。李广射虎事,仅言射石没羽,纪载未详。夫弓力虽劲,没镞已属难能,而况没羽。作者特以“石棱”二字表出之,盖发矢适射两石棱缝之中,遂能没羽,于情事始#-666ff;。卢允言乃读书得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