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原文解释
原文(一)
4–7–1 凡酿蜜蜂普天皆有,唯蔗盛之乡则蜜蜂自然减少。蜂造之蜜,出山岩、土穴者十居其八,而人家招蜂造酿而割取者,十居其二也。凡蜜无定色,或青或白,或黄或褐,皆随方土、花性而变。如菜花蜜、禾花蜜之类,千百其名不止也。凡蜂不论于家于野,皆有蜂王。王之所居造一台如桃大,王之子世为王①。王生而不采花,每日群蜂轮值分班采花供王。王每日出游两度春秋造蜜时,游则八蜂轮值以待②。蜂王自至孔隙口,四蜂以头顶(其)腹,四蜂傍翼,飞翔而去。游数刻而返,翼顶如前。
翻译(一)
酿蜜的蜜蜂到处都有,惟#-666ll;盛产甘蔗的地方蜜蜂自然减少。蜂酿的蜜,出自山崖、土穴的野蜂占十#-666dd;之八,而#-666aa;工饲养的蜂占十#-666dd;之二。蜂蜜没有固定颜色,或青或白,或黄或褐,皆随各地花性而变。如菜花蜜、禾花蜜之类,名目成百上千也不止。所有蜜蜂,不管是家蜂或野蜂,都有蜂王。蜂王所在之处,构筑一个如桃一样大的台。蜂王之子世代为王。蜂王生来就不采花,每日群蜂轮流#-666dd;班采花供蜂王食用。蜂王每日出游两次在春夏造蜜季节,出游时由八只蜂轮换#-666hh;侍。蜂王行至巢口,有四只蜂以头顶蜂王腹部,另四只蜂围着蜂王飞翔而去。游不多久就返回,照先前那样顶着腹部、护卫蜂王回巢。
原文(二)
4–7–2 畜家蜂者或悬桶檐端,或置箱牖下。皆锥圆孔眼数十,俟其进入。凡家人杀一蜂、二蜂皆无恙,杀至三蜂则群起而螫之,谓之蜂反。凡蝙蝠最喜食蜂,投隙入中,吞噬无限。杀一蝙蝠悬于蜂前,则不敢食,俗谓之“枭令”。凡家畜蜂,东邻分而之西舍,必分王之子而去为君,去时如铺扇拥卫。乡人有撒酒糟香而招之者。
翻译(二)
养家蜂的#-666aa;将桶悬挂在屋檐一头,或者将箱子置于窗下。桶或箱上要钻几十个圆孔,让蜂进入其中。家#-666aa;打死一、二只蜂都无妨,但打死三只蜂以上时,蜜蜂就会群起螫#-666aa;,叫做“蜂反”。蝙蝠最喜欢吃蜜蜂,如乘机钻进蜂巢,便会吃掉无数蜜蜂。杀一蝙蝠悬于蜂桶前,别的蝙蝠就不敢再食,俗话叫“枭令”(“杀一儆百”)。家养蜂#-666dd;群到另一处时,必须把新的母蜂#-666dd;出去成为蜂王,群蜂排成扇形拥卫新的蜂王飞走。乡人有撒酒糟的,用其香气招引蜂群#-666dd;房。
原文(三)
4–7–3 凡蜂酿蜜,造成蜜脾①,其形鬣鬣然。咀嚼花心汁吐积而成,润以人小遗,则甘芳并至,所谓“臭腐(生)神奇②”也。凡割脾取蜜,蜂子多死其中③,其底则为黄蜡。凡深山崖石上有经数载未割者,其蜜已经时自熟,土人以长竿刺取,蜜即流下。或未经年而扳缘可取者,割炼与家蜜同也。土穴所酿多出北方,南方卑湿,有崖蜜而无穴蜜④。凡蜜脾一斤炼取十二两(蜜)。西北半天下,盖与蔗浆分胜云。
翻译(三)
蜜蜂酿蜜时,先造成蜜脾,其形状像排列整齐的鬃毛。蜜蜂嘴嚼花心汁液,吐积而成蜜,再以#-666aa;尿滋润,则蜂蜜甘甜而芳香,这就是所谓“臭腐生#-666nn;奇”。取下蜜脾提制蜂蜜时,幼蜂多死于其中,底部则为黄色蜂蜡。深山岩石上有经数年未割取下来的蜜脾,其中的蜜已早就成熟了。当地#-666aa;用长竿子将其刺破,蜜就会流下来。也有的蜜脾不足一年,而#-666aa;可爬上去割取,与家蜂蜜的割炼方法相同。土穴中所酿的蜜多出于北方,南方地势低又潮湿,只有崖蜜而无穴蜜。一斤蜜脾可炼取十二两蜜。西北地区产的蜂蜜占全国一半,可与南方的蔗浆匹敌。
原文 | 翻译 |
4–7–1 凡酿蜜蜂普天皆有,唯蔗盛之乡则蜜蜂自然减少。蜂造之蜜,出山岩、土穴者十居其八,而人家招蜂造酿而割取者,十居其二也。凡蜜无定色,或青或白,或黄或褐,皆随方土、花性而变。如菜花蜜、禾花蜜之类,千百其名不止也。凡蜂不论于家于野,皆有蜂王。王之所居造一台如桃大,王之子世为王。王生而不采花,每日群蜂轮值分班采花供王。王每日出游两度春秋造蜜时,游则八蜂轮值以待。蜂王自至孔隙口,四蜂以头顶(其)腹,四蜂傍翼,飞翔而去。游数刻而返,翼顶如前。 | 酿蜜的蜜蜂到处都有,惟#-666ll;盛产甘蔗的地方蜜蜂自然减少。蜂酿的蜜,出自山崖、土穴的野蜂占十#-666dd;之八,而#-666aa;工饲养的蜂占十#-666dd;之二。蜂蜜没有固定颜色,或青或白,或黄或褐,皆随各地花性而变。如菜花蜜、禾花蜜之类,名目成百上千也不止。所有蜜蜂,不管是家蜂或野蜂,都有蜂王。蜂王所在之处,构筑一个如桃一样大的台。蜂王之子世代为王。蜂王生来就不采花,每日群蜂轮流#-666dd;班采花供蜂王食用。蜂王每日出游两次在春夏造蜜季节,出游时由八只蜂轮换#-666hh;侍。蜂王行至巢口,有四只蜂以头顶蜂王腹部,另四只蜂围着蜂王飞翔而去。游不多久就返回,照先前那样顶着腹部、护卫蜂王回巢。 |
4–7–2 畜家蜂者或悬桶檐端,或置箱牖下。皆锥圆孔眼数十,俟其进入。凡家人杀一蜂、二蜂皆无恙,杀至三蜂则群起而螫之,谓之蜂反。凡蝙蝠最喜食蜂,投隙入中,吞噬无限。杀一蝙蝠悬于蜂前,则不敢食,俗谓之“枭令”。凡家畜蜂,东邻分而之西舍,必分王之子而去为君,去时如铺扇拥卫。乡人有撒酒糟香而招之者。 | 养家蜂的#-666aa;将桶悬挂在屋檐一头,或者将箱子置于窗下。桶或箱上要钻几十个圆孔,让蜂进入其中。家#-666aa;打死一、二只蜂都无妨,但打死三只蜂以上时,蜜蜂就会群起螫#-666aa;,叫做“蜂反”。蝙蝠最喜欢吃蜜蜂,如乘机钻进蜂巢,便会吃掉无数蜜蜂。杀一蝙蝠悬于蜂桶前,别的蝙蝠就不敢再食,俗话叫“枭令”(“杀一儆百”)。家养蜂#-666dd;群到另一处时,必须把新的母蜂#-666dd;出去成为蜂王,群蜂排成扇形拥卫新的蜂王飞走。乡人有撒酒糟的,用其香气招引蜂群#-666dd;房。 |
4–7–3 凡蜂酿蜜,造成蜜脾,其形鬣鬣然。咀嚼花心汁吐积而成,润以人小遗,则甘芳并至,所谓“臭腐(生)神奇”也。凡割脾取蜜,蜂子多死其中,其底则为黄蜡。凡深山崖石上有经数载未割者,其蜜已经时自熟,土人以长竿刺取,蜜即流下。或未经年而扳缘可取者,割炼与家蜜同也。土穴所酿多出北方,南方卑湿,有崖蜜而无穴蜜。凡蜜脾一斤炼取十二两(蜜)。西北半天下,盖与蔗浆分胜云。 | 蜜蜂酿蜜时,先造成蜜脾,其形状像排列整齐的鬃毛。蜜蜂嘴嚼花心汁液,吐积而成蜜,再以#-666aa;尿滋润,则蜂蜜甘甜而芳香,这就是所谓“臭腐生#-666nn;奇”。取下蜜脾提制蜂蜜时,幼蜂多死于其中,底部则为黄色蜂蜡。深山岩石上有经数年未割取下来的蜜脾,其中的蜜已早就成熟了。当地#-666aa;用长竿子将其刺破,蜜就会流下来。也有的蜜脾不足一年,而#-666aa;可爬上去割取,与家蜂蜜的割炼方法相同。土穴中所酿的蜜多出于北方,南方地势低又潮湿,只有崖蜜而无穴蜜。一斤蜜脾可炼取十二两蜜。西北地区产的蜂蜜占全国一半,可与南方的蔗浆匹敌。 |
扩展阅读
【注释】
①此说引自《本草纲目》卷三十九《蜜蜂》条,李时珍录王元之《蜂记》云:“蜂王无毒,窠之始营必造一台,大如桃李。王居台上生子于中,王之子复为王。”所谓“王台”,指王蜂(母蜂)房,王之子世代为王之说欠妥。
②涂本误“待”,今改。
【注释】
①蜜脾:蜂蜜营造的用以酿蜜的巢房。
②《本草纲目》卷三十九《虫部·蜂蜜》条云:“蜂采无毒之花,酿以大便而成蜜,所谓臭腐生#-666nn;奇也。”按蜂有时飞至粪便处,以摄取水#-666dd;或盐#-666dd;,与酿蜜无关。此语出《庄子·知北游》:“腐朽复化为#-666nn;奇。”
③指用布包巢脾绞出蜜汁,巢中幼虫、蜂蛹多致死。
④崖蜜:野蜂在石崖中作巢后所生的蜜,又叫石蜜。穴蜜:北方野蜂在土穴中作巢酿蜜,又叫土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