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丝、纬络、经具、过糊原文解释
原文(一)
6–7–1调丝:凡丝议织时,最先用调。透光檐端宇下以木架铺地,置①竹四根于上,名曰络笃(图6–3)。丝匡竹上,其旁倚柱高八尺处,钉具斜安小竹偃月挂钩。悬搭丝于钩内,手中执篗旋缠,以俟牵经、织纬之用。小竹坠石为活头,接断之时,扳之即下。
翻译(一)
绕丝:即将织丝时,首先要绕丝。在光线好的屋檐下把木架铺在地上,木架上直插四根竹竿,名曰络笃。将丝围绕在竹上,络笃旁边的立柱上#guoxue666-com;八尺的地方,用铁钉钉上一根带有半月形挂钩的倾斜的小竹竿。将丝悬挂在半月形钩内,手中持篗(绕丝棒)旋转绕丝,以备牵经、织纬。小竹竿一端挂一小石块作为活头,断丝时一拉绳,挂钩就下来了。
原文(二)
6–7–2纬络① : 纺车具图。凡丝既篗之后,以就经纬。经质用少,而纬质用多。每丝十两,经四纬六,此大略也。凡供纬篗,以水沃湿丝,摇车转锭②而纺于竹管之上。竹用小箭竹③ (图6–4)。
翻译(二)
卷纬:丝在篗上绕好后,就可作经纬线了。经线用丝少,而纬线用丝多。每十两丝,经线用四两,纬线用六两,这是大致情况。供卷纬线用的篗(绕丝棒),要将上面的丝用水湿润,再摇卷纬车带动锭子转动,把丝绕在竹管上竹管以小箭竹作成。
原文(三)
6–7–3经具: 溜眼、掌扇、经耙、印架皆附图。凡丝既篗之后,牵经就织。以直竹竿穿眼三十余,透过篾圈,名曰溜眼。竿横架柱上,丝从圈透过掌扇,然后绕缠经耙之上。度数既足,将印架捆卷。既捆,中以交竹二度,一上一下间丝,然后扱于筘内此筘非织筘① (图6–5),扱筘之后,以的杠②与印架相望,登开五、七丈。或过糊者,就此过糊。或不过糊,就此卷于的杠,穿综③就织。
翻译(三)
牵经工具:当丝线绕在篗(绕丝棒)上之后,便可牵经就织。在一根直竹竿上穿三十多个小眼,眼内穿上竹圈,名曰溜眼。将这根竹竿横架在木柱子上,丝通过竹圈再穿过“掌扇”(#-666dd;丝筘),然后缠绕在“经耙”(牵纬架)之上。丝达到足够长度时,就卷在“印架”(卷经架)上。卷好后,中间用两根“交竹”(经线#-666dd;交棒)把丝#-666dd;一上一下,然后插于梳丝筘内此筘不是织机上的筘。穿过梳丝筘后,把“的杠”与“印架”(卷丝架)相对拉开五至七丈远。需要浆丝的就此浆丝,不需浆丝的则就此卷在的杠上,即可穿综织丝了。
原文(四)
6–7–4过糊:凡糊用面筋内小粉为质。纱、罗所必用,绫、绸或用或不用。其染纱不存素质者,用牛胶水为之,名曰清胶纱。糊浆承于筘上,推移染透,推移就干(图6–6)。天气晴①明,顷刻而燥,阴天必借风力之吹也。
翻译(四)
浆丝:浆丝用的糊以面筋里面的小粉(淀粉)为原料。织纱、罗必须要浆丝,织绫、绸可浆可不浆。用染过的丝织纱,因丝已失掉原来本性,要用牛胶水过浆,名曰清胶纱。浆料放在梳丝筘上,推移梳丝筘将丝浆透,随推随干。天气晴明,顷刻即干,阴天必借风力吹干。
原文 | 翻译 |
6–7–1调丝:凡丝议织时,最先用调。透光檐端宇下以木架铺地,置竹四根于上,名曰络笃(图6–3)。丝匡竹上,其旁倚柱高八尺处,钉具斜安小竹偃月挂钩。悬搭丝于钩内,手中执篗旋缠,以俟牵经、织纬之用。小竹坠石为活头,接断之时,扳之即下。 | 绕丝:即将织丝时,首先要绕丝。在光线好的屋檐下把木架铺在地上,木架上直插四根竹竿,名曰络笃。将丝围绕在竹上,络笃旁边的立柱上#guoxue666-com;八尺的地方,用铁钉钉上一根带有半月形挂钩的倾斜的小竹竿。将丝悬挂在半月形钩内,手中持篗(绕丝棒)旋转绕丝,以备牵经、织纬。小竹竿一端挂一小石块作为活头,断丝时一拉绳,挂钩就下来了。 |
6–7–2纬络 : 纺车具图。凡丝既篗之后,以就经纬。经质用少,而纬质用多。每丝十两,经四纬六,此大略也。凡供纬篗,以水沃湿丝,摇车转锭而纺于竹管之上。竹用小箭竹 (图6–4)。 | 卷纬:丝在篗上绕好后,就可作经纬线了。经线用丝少,而纬线用丝多。每十两丝,经线用四两,纬线用六两,这是大致情况。供卷纬线用的篗(绕丝棒),要将上面的丝用水湿润,再摇卷纬车带动锭子转动,把丝绕在竹管上竹管以小箭竹作成。 |
6–7–3经具: 溜眼、掌扇、经耙、印架皆附图。凡丝既篗之后,牵经就织。以直竹竿穿眼三十余,透过篾圈,名曰溜眼。竿横架柱上,丝从圈透过掌扇,然后绕缠经耙之上。度数既足,将印架捆卷。既捆,中以交竹二度,一上一下间丝,然后扱于筘内此筘非织筘 (图6–5),扱筘之后,以的杠与印架相望,登开五、七丈。或过糊者,就此过糊。或不过糊,就此卷于的杠,穿综就织。 | 牵经工具:当丝线绕在篗(绕丝棒)上之后,便可牵经就织。在一根直竹竿上穿三十多个小眼,眼内穿上竹圈,名曰溜眼。将这根竹竿横架在木柱子上,丝通过竹圈再穿过“掌扇”(#-666dd;丝筘),然后缠绕在“经耙”(牵纬架)之上。丝达到足够长度时,就卷在“印架”(卷经架)上。卷好后,中间用两根“交竹”(经线#-666dd;交棒)把丝#-666dd;一上一下,然后插于梳丝筘内此筘不是织机上的筘。穿过梳丝筘后,把“的杠”与“印架”(卷丝架)相对拉开五至七丈远。需要浆丝的就此浆丝,不需浆丝的则就此卷在的杠上,即可穿综织丝了。 |
6–7–4过糊:凡糊用面筋内小粉为质。纱、罗所必用,绫、绸或用或不用。其染纱不存素质者,用牛胶水为之,名曰清胶纱。糊浆承于筘上,推移染透,推移就干(图6–6)。天气晴明,顷刻而燥,阴天必借风力之吹也。 | 浆丝:浆丝用的糊以面筋里面的小粉(淀粉)为原料。织纱、罗必须要浆丝,织绫、绸可浆可不浆。用染过的丝织纱,因丝已失掉原来本性,要用牛胶水过浆,名曰清胶纱。浆料放在梳丝筘上,推移梳丝筘将丝浆透,随推随干。天气晴明,顷刻即干,阴天必借风力吹干。 |
扩展阅读
【注释】
①原文作植,今改为置。
【注释】
①纬络:即卷纬,卷绕供织丝用的纬线。
②原文作“铤”(dìng),今改作锭。
③箭竹:禾本科苦竹属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图6-3 调丝(绕丝)

图6-4 纺纬
【注释】
①织机上的筘也呈梳子形状,将经线穿入梳齿,使其均匀排列至一定宽度,控制织物幅度,又称定幅筘。
②的杠:织机上卷绕经丝的经轴。
③综:织机上使经线上下交错以受纬线的部件。
【注释】
①涂本误作“暗明”,今改为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