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天工开物》 » 陶埏 > 瓦

瓦原文解释

原文(一)

11–2–1 凡埏泥造瓦,掘地二尺余,择取无沙黏土而为之。百里之内必产合用土色,供人居室之用。凡民居瓦形皆四合分片。先以圆桶为模骨,外画四条界(图11–1)。调践熟泥,叠成高长方条。然后用铁线弦弓,线上空三分,以尺限定,向泥[生僻字 和"不"几乎一致](dūn)平戛一片,似揭纸而起,周包圆桶之上。待其稍干,脱模而出,自然裂为四片(图11–2)。凡瓦大小若无定式,大者纵横八、九寸,小者缩十之三。室宇合沟中,则必需其最大者,名曰沟瓦,能承受淫雨不溢漏也。11–2–3 

翻译(一)

#-666ff;黏土以造瓦,要掘地二尺多深,选择无沙的黏土作原料。方圆百里之内,一定能找到#-666ff;用的黏土,供#-666aa;建筑房屋之用。民房用瓦的瓦坯都是四片#-666ff;在一起,再#-666dd;成单片。先用圆桶作骨模,桶外画出四条等#-666dd;线。把黏土调和好,踩成熟泥,堆成#guoxue666-com;的长方形。再用铁线作弓弦,线上留出三#-666dd;厚的空隙,线长限定一尺,用铁线向黏土墩直切,切出一片,像揭纸那样将其揭起,将此片泥土围在圆筒模上。待其稍干,脱模而出,自然裂成四片。瓦的大小向无定式,大的纵横八、九寸,小的则缩小十分之三。房顶的流水沟,必须用最大的瓦,名曰“沟瓦”,能承受#-666gg;雨而不溢漏。

原文(二)

11–2–2 凡坯既成,干燥之后则堆积窑中,燃薪举火。或一昼夜或二昼夜,视窑中多少为熄火久暂。浇水转釉 音右与造砖同法。其垂于檐端者有“滴水”,下于脊沿者有“云瓦”,瓦掩覆脊者有“抱同”,镇脊两头者有鸟兽诸形象。皆人工逐一作成,载于窑内,受水火而成器则一也。

翻译(二)

瓦坯既成,干燥之后就堆积在窑中,点火烧柴。或烧一昼夜,或二昼夜,看窑中物料多少而决定何时熄火。浇水转釉音右的方法与造砖相同(详后)。垂在房檐端上的瓦叫“滴水瓦”,房脊两边的瓦叫“云瓦”,覆盖房脊的叫“抱同瓦”,房脊两头的瓦装有鸟兽形象。这些瓦都要逐件作成坯,放入窑中受水火作用烧成,则是一样的。

原文(三)

若皇家宫殿所用,大异于是。其制为琉璃瓦者,或为板片,或为宛筒,以圆竹与斫木为模,逐片成造。其土必取于太平府 舟运三千里方达京师。参沙之伪,雇役、掳船之扰,害不可极。即承天皇陵,亦取于此,无人议正造成,先装入琉璃窑内,每柴五千斤烧瓦百片。取出成色,以无名异、棕榈毛等煎汁涂染成绿,黛赭石、松香、蒲草等涂染成黄。再入别窑,减杀薪火,逼成琉璃宝色。外省亲王殿与仙佛宫观间亦为之,但色料各有配合,采取不必尽同。民居则有禁也。

翻译(三)

皇家宫殿所用的瓦,与民用瓦大不相同。宫殿瓦的形式是琉璃瓦,或者是板片形,或者是圆筒形,用圆竹与加工的木料作模骨,逐片烧造。土质必取自太平府,船运三千里,方达北京。承运的官吏,有掺沙作伪的,有强雇民工、抢夺民船的,害#-666aa;至极。修建承天皇陵,也用这种土,没有#-666aa;敢议论。瓦坯造成后,装入琉璃窑中。每用柴五千斤,烧成瓦片一百片。烧后取出挂色,以无名异、棕榈毛等煎汁涂染成绿色,以黛赭石、松香、蒲草等染成黄色。再装入另外的窑中,减少薪火缓烧成具有琉璃光泽的美丽颜色。外省亲王殿与佛寺、道教寺院,也有用琉璃瓦的,但釉料各有配方,制法不完全相同。民房则#-666mm;止用琉璃瓦。

原文翻译

11–2–1 凡埏泥造瓦,掘地二尺余,择取无沙黏土而为之。百里之内必产合用土色,供人居室之用。凡民居瓦形皆四合分片。先以圆桶为模骨,外画四条界(图11–1)。调践熟泥,叠成高长方条。然后用铁线弦弓,线上空三分,以尺限定,向泥[生僻字 和"不"几乎一致](dūn)平戛一片,似揭纸而起,周包圆桶之上。待其稍干,脱模而出,自然裂为四片(图11–2)。凡瓦大小若无定式,大者纵横八、九寸,小者缩十之三。室宇合沟中,则必需其最大者,名曰沟瓦,能承受淫雨不溢漏也。11–2–3 

#-666ff;黏土以造瓦,要掘地二尺多深,选择无沙的黏土作原料。方圆百里之内,一定能找到#-666ff;用的黏土,供#-666aa;建筑房屋之用。民房用瓦的瓦坯都是四片#-666ff;在一起,再#-666dd;成单片。先用圆桶作骨模,桶外画出四条等#-666dd;线。把黏土调和好,踩成熟泥,堆成#guoxue666-com;的长方形。再用铁线作弓弦,线上留出三#-666dd;厚的空隙,线长限定一尺,用铁线向黏土墩直切,切出一片,像揭纸那样将其揭起,将此片泥土围在圆筒模上。待其稍干,脱模而出,自然裂成四片。瓦的大小向无定式,大的纵横八、九寸,小的则缩小十分之三。房顶的流水沟,必须用最大的瓦,名曰“沟瓦”,能承受#-666gg;雨而不溢漏。

11–2–2 凡坯既成,干燥之后则堆积窑中,燃薪举火。或一昼夜或二昼夜,视窑中多少为熄火久暂。浇水转釉 音右与造砖同法。其垂于檐端者有“滴水”,下于脊沿者有“云瓦”,瓦掩覆脊者有“抱同”,镇脊两头者有鸟兽诸形象。皆人工逐一作成,载于窑内,受水火而成器则一也。

瓦坯既成,干燥之后就堆积在窑中,点火烧柴。或烧一昼夜,或二昼夜,看窑中物料多少而决定何时熄火。浇水转釉音右的方法与造砖相同(详后)。垂在房檐端上的瓦叫“滴水瓦”,房脊两边的瓦叫“云瓦”,覆盖房脊的叫“抱同瓦”,房脊两头的瓦装有鸟兽形象。这些瓦都要逐件作成坯,放入窑中受水火作用烧成,则是一样的。

若皇家宫殿所用,大异于是。其制为琉璃瓦者,或为板片,或为宛筒,以圆竹与斫木为模,逐片成造。其土必取于太平府 舟运三千里方达京师。参沙之伪,雇役、掳船之扰,害不可极。即承天皇陵,亦取于此,无人议正造成,先装入琉璃窑内,每柴五千斤烧瓦百片。取出成色,以无名异、棕榈毛等煎汁涂染成绿,黛赭石、松香、蒲草等涂染成黄。再入别窑,减杀薪火,逼成琉璃宝色。外省亲王殿与仙佛宫观间亦为之,但色料各有配合,采取不必尽同。民居则有禁也。

皇家宫殿所用的瓦,与民用瓦大不相同。宫殿瓦的形式是琉璃瓦,或者是板片形,或者是圆筒形,用圆竹与加工的木料作模骨,逐片烧造。土质必取自太平府,船运三千里,方达北京。承运的官吏,有掺沙作伪的,有强雇民工、抢夺民船的,害#-666aa;至极。修建承天皇陵,也用这种土,没有#-666aa;敢议论。瓦坯造成后,装入琉璃窑中。每用柴五千斤,烧成瓦片一百片。烧后取出挂色,以无名异、棕榈毛等煎汁涂染成绿色,以黛赭石、松香、蒲草等染成黄色。再装入另外的窑中,减少薪火缓烧成具有琉璃光泽的美丽颜色。外省亲王殿与佛寺、道教寺院,也有用琉璃瓦的,但釉料各有配方,制法不完全相同。民房则#-666mm;止用琉璃瓦。

扩展阅读

【注释】

涂本作陶,误,今改为窑。

涂本作锈,今一律改为釉,盖釉字音右(yòu)。

【注释】

琉璃瓦:施绿、蓝、黄等色釉料的瓦,专用于宫殿、庙宇等建筑。

太平府:今安徽当涂县,当地产的黏土古时称太平土。

承天皇陵:明宪宗第四子朱祐杬(?—1519)的坟墓,见《明史》卷一一五,在今湖北安陆市。

无名异:含二氧化锰、氧化钴的矿土,常作瓷器釉料。

棕榈:棕榈科常绿乔木Trachycarpus fortunei

黛赭石:亦称赭石或代赭石,主要成#-666dd;为三氧化二铁,含镁、铝、硅等杂质。

蒲草:香蒲科草本香蒲草Typha japonica

涂本作“譬#-666ff;”,今改作配#-666ff;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