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天工开物》 » 杀青 > 纸料

纸料原文解释

【原文】

13–2–1 凡纸质用楮树note-name:楮树1楮树:又称榖或构,桑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其皮可造纸。 一名榖树皮与桑穰note-name:桑穰2桑穰:指桑树Morus albaL.的韧皮部。芙蓉膜note-name:芙蓉膜3芙蓉膜:是锦葵科木本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的韧皮。等诸物者为皮纸。用竹麻者为竹纸。精者极其洁白,供书文、印文、柬、启用。粗者为火纸note-name:火纸4火纸:供焚烧的迷信用纸。、包裹纸。所谓杀青,以斩竹得名,汗青以煮沥得名,简即已成纸名note-name:注解[5]5注解[5]:杀青、汗青本指古代制竹简的工序。作者怀疑用竹简可以书写,将简理解为纸,将制简的工序理解为造纸工序,这是欠妥的。,乃煮竹成简。后人遂疑削竹片以纪事,而又误疑“韦编”为皮条穿竹札也。秦火未经时note-name:秦火未经时6秦火未经时:秦火指秦始皇(前259—前210)于公元前212年焚书事。,书籍繁甚,削竹能藏几何?如西番用贝树造成纸叶note-name:西番用贝树造成纸叶7西番用贝树造成纸叶:指印度贝多罗(Pattra)树叶,由棕榈科阔叶乔木扇椰Borassus flabelliformis的树叶晒干加工成的书写材料,用写佛经,称贝叶经,但并非纸。,中华又疑以贝叶书经典。不知树叶离根即焦,与削竹同一可哂也。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凡以楮树一名榖树皮与桑皮、木芙蓉皮等皮料造出的纸,叫皮纸。用竹纤维造的,为竹纸。精美的纸极其洁白,供书写、印刷、书信、文书之用。粗糙的纸作火纸和包裹纸。所谓“杀青”,是从砍竹而得到的名称,“汗青”则从蒸煮而得其名,“简”是指已制成的纸。因为煮竹成简(纸),后#-666aa;遂误以为削竹片可以记事,还更误以为“韦编”的意思就是用皮条穿在竹简上。秦始皇未焚书以前,有很多书籍,如用竹片记事,又能记多少东西?还有,西域国家有用贝树造成贝叶,中国又有#-666aa;认为贝叶可用来写佛经。岂不知树叶离根即焦枯,这种说法与削竹片记事之说是一样可笑的。

原文翻译

13–2–1 凡纸质用楮树 一名榖树皮与桑穰、芙蓉膜等诸物者为皮纸。用竹麻者为竹纸。精者极其洁白,供书文、印文、柬、启用。粗者为火纸、包裹纸。所谓杀青,以斩竹得名,汗青以煮沥得名,简即已成纸名,乃煮竹成简。后人遂疑削竹片以纪事,而又误疑“韦编”为皮条穿竹札也。秦火未经时,书籍繁甚,削竹能藏几何?如西番用贝树造成纸叶,中华又疑以贝叶书经典。不知树叶离根即焦,与削竹同一可哂也。

凡以楮树一名榖树皮与桑皮、木芙蓉皮等皮料造出的纸,叫皮纸。用竹纤维造的,为竹纸。精美的纸极其洁白,供书写、印刷、书信、文书之用。粗糙的纸作火纸和包裹纸。所谓“杀青”,是从砍竹而得到的名称,“汗青”则从蒸煮而得其名,“简”是指已制成的纸。因为煮竹成简(纸),后#-666aa;遂误以为削竹片可以记事,还更误以为“韦编”的意思就是用皮条穿在竹简上。秦始皇未焚书以前,有很多书籍,如用竹片记事,又能记多少东西?还有,西域国家有用贝树造成贝叶,中国又有#-666aa;认为贝叶可用来写佛经。岂不知树叶离根即焦枯,这种说法与削竹片记事之说是一样可笑的。

【原文注释】

〔1〕楮树:又称榖或构,桑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其皮可造纸。

〔2〕桑穰:指桑树Morus albaL.的韧皮部。

〔3〕芙蓉膜:是锦葵科木本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的韧皮。

〔4〕火纸:供焚烧的迷信用纸。

〔5〕:杀青、汗青本指古代制竹简的工序。作者怀疑用竹简可以书写,将简理解为纸,将制简的工序理解为造纸工序,这是欠妥的。

〔6〕秦火未经时:秦火指秦始皇(前259—前210)于公元前212年焚书事。

〔7〕西番用贝树造成纸叶:指印度贝多罗(Pattra)树叶,由棕榈科阔叶乔木扇椰Borassus flabelliformis的树叶晒干加工成的书写材料,用写佛经,称贝叶经,但并非纸。

下一篇:造竹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