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月奔驰酬应,犹能不失常课,当可日进无已。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早年作字一道,亦尝苦思力索,终无所成。近日朝朝摹写,久不间断,遂觉月异而岁不同。可见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畜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进之以猛,持之以恒,不过一二年,精进而不觉。言语迟钝,举止端重,则德进矣。作文有峥嵘雄快之气,则业进矣。原文解释
【原文】
累月奔驰酬应1注解[1]:累月:多月,接连几月。奔驰:奔波,奔走。酬应:应酬,交际往来。,犹能不失常课,当可日进无已
2注解[2]:无已:无止境,无了时。早年
2注解[2]:无已:无止境,无了时。作字一道,亦尝苦思力索
3注解[3]:力索:竭力探索。,终无所成。近日朝朝摹写
4注解[4]:朝朝:天天,每天。摹写:照原作临摹。,久不间断,遂觉月异而岁不同。可见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畜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进之以猛,持之以恒,不过一二年,精进而不觉。言语迟钝
5注解[5]:迟钝:缓慢,稳重。,举止端重,则德进矣。作文有峥嵘雄快之气
6注解[6]:峥嵘:卓越,不平凡。雄快:豪爽痛快。,则业进矣。

【翻译】
长年累月在外奔波应酬,还能坚持日常#-666ii;课进行学习,当然能够日有所进,不会止息。#-666aa;生只有做事有恒是第一美德。我早年对于书法一道,也曾苦力探究,但始终无所成就。近日来,天天摹写,没有间断,就觉得日新月异,写的字每月都有长进。可见年龄不#-666dd;老少,事情不#-666dd;难易,只要持之以恒,就像种树和养家畜一样,每天看着它长大却感觉不到。奋力前行,坚持不懈,不过一两年的工夫,自然会有无形的长进。言语沉稳,举止端重,则品德性情自然就会有所长进。文章有峥嵘雄快的气象,则学业有长进。
原文 | 翻译 |
累月奔驰酬应,犹能不失常课,当可日进无已。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早年作字一道,亦尝苦思力索,终无所成。近日朝朝摹写,久不间断,遂觉月异而岁不同。可见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畜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进之以猛,持之以恒,不过一二年,精进而不觉。言语迟钝,举止端重,则德进矣。作文有峥嵘雄快之气,则业进矣。 | 长年累月在外奔波应酬,还能坚持日常#-666ii;课进行学习,当然能够日有所进,不会止息。#-666aa;生只有做事有恒是第一美德。我早年对于书法一道,也曾苦力探究,但始终无所成就。近日来,天天摹写,没有间断,就觉得日新月异,写的字每月都有长进。可见年龄不#-666dd;老少,事情不#-666dd;难易,只要持之以恒,就像种树和养家畜一样,每天看着它长大却感觉不到。奋力前行,坚持不懈,不过一两年的工夫,自然会有无形的长进。言语沉稳,举止端重,则品德性情自然就会有所长进。文章有峥嵘雄快的气象,则学业有长进。 |
【原文注释】
〔1〕:累月:多月,接连几月。奔驰:奔波,奔走。酬应:应酬,交际往来。
〔2〕:无已:无止境,无了时。
〔3〕:力索:竭力探索。
〔4〕:朝朝:天天,每天。摹写:照原作临摹。
〔5〕:迟钝:缓慢,稳重。
〔6〕:峥嵘:卓越,不平凡。雄快:豪爽痛快。
扩展阅读
【点评】立志已定,便要付诸实践,这时就需要在“恒”字上下工夫。曾国藩说:“盖士#-666aa;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他从道光十九年(1839)开始写日记,后来虽然曾有间断,但时间不多;从咸丰八年(1858)六月起,日记就不曾中断一天,即使行#-666kk;、生病的时候,也照记不误。仅此一端,就可以看出曾国藩持之以恒的毅力了。
但是,曾国藩并不认为自己达到了“有恒”的标准。他在书信和日记中,对自己的“无恒”深自反省。他给友#-666aa;写信说:“国藩生平坐‘不敬爷、‘无恒爷二事,行年五十,百无一成,深自愧恨,故近于知交门徒及姻戚子弟,必以此二者相告……至于‘有恒爷二字,尤不易言。大抵看书与读书,须画然#-666dd;为两事……看书宜多、宜速,不速则不能看毕,是无恒也;读书宜精、宜熟,能熟而不能完,是亦无恒也。足下观阅《八家文选》,即须将全部看完,如其中最好欧阳公之文,即将欧文抄袭几篇,切不可将看与读混为一事,尤不可因看之无味,遂不看完,致蹈无恒之弊。”
另外,曾国藩意识到“无恒”的原因还由于立志不坚,立志不真,所谓“无志之#-666aa;常立志”。因此,他常常告诫子弟们真立志,立长志。他说:“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666nn;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