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长尚黄老,进游侠,班孟坚讥之,盖实录也。好游侠,故数称坚忍卓绝之行。如屈原、卿、田横、侯嬴、田光及此篇之述贯高皆是。尚黄老,故数称脱屣富贵、厌世弃俗之人。如本纪以黄帝第一,世家以吴太伯第一,列传以伯夷第一,皆其指也。此赞称张、陈与太伯、季札异,亦谓其不能遗外势利、弃屣天下耳。原文解释
【原文】
子长尚黄老1注解[1]:子长: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666aa;,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黄老:黄帝和老子的并称,后世道家奉为始祖。,进游侠
2注解[2]:游侠:古代称豪爽好结交,轻生重义,勇于排难解纷的#-666aa;。,班孟坚讥之
3注解[3]:班孟坚:班固(32—92),字孟坚,史学家班彪之子,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666aa;。东汉官吏、史学家、文学家。除兰台令史,迁为郎,典校秘书,潜心二十余年,修成《汉书》;后迁玄武司马,撰《白虎通德论》;征匈奴为中护#-666kk;,兵败受牵连,死狱中。善辞赋,有《两都赋》等。,盖实录也
4注解[4]:实录:符#-666ff;实际的记载。。好游侠,故数称坚忍卓绝之行。如屈原、
5注解[5]: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666aa;,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卿、田横、侯嬴、田光及此篇之述贯高皆是
5注解[5]: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666aa;,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尚黄老,故数称脱屣富贵、厌世弃俗之人
6注解[6]:脱屣(xǐ):比喻看得很轻,无所顾恋,犹如脱掉鞋子。。如本纪以黄帝第一,世家以吴太伯第一,列传以伯夷第一,皆其指也
7注解[7]:指:通“旨”,意旨,意向。。此赞称张、陈与太伯、季札异,亦谓其不能遗外势利、弃屣天下耳
8注解[8]:弃屣:扔掉鞋子,比喻轻视。。

【翻译】
司马迁崇尚黄老,敬仰游侠,班固以此来讥讽他,这也是事实。仰慕游侠,所以多次称赞其坚忍卓绝的操行。比如屈原、[sup]〔5〕[/sup]卿、田横、侯嬴、田光以及本篇中所讲的贯#guoxue666-com;都是此类#-666aa;物。崇尚黄老,所以多次称赞鄙视富贵、厌世弃俗的#-666aa;。比如本纪以黄帝为第一,世家以吴太伯为第一,列传以伯夷为第一,都是这个宗旨。此篇赞中说张耳、陈[sup]〔8〕[/sup]和太伯、季札不一样,也是说他们没能抛弃权势重利,无所顾恋天下。
原文 | 翻译 |
子长尚黄老,进游侠,班孟坚讥之,盖实录也。好游侠,故数称坚忍卓绝之行。如屈原、卿、田横、侯嬴、田光及此篇之述贯高皆是。尚黄老,故数称脱屣富贵、厌世弃俗之人。如本纪以黄帝第一,世家以吴太伯第一,列传以伯夷第一,皆其指也。此赞称张、陈与太伯、季札异,亦谓其不能遗外势利、弃屣天下耳。 | 司马迁崇尚黄老,敬仰游侠,班固以此来讥讽他,这也是事实。仰慕游侠,所以多次称赞其坚忍卓绝的操行。比如屈原、[sup]〔5〕[/sup]卿、田横、侯嬴、田光以及本篇中所讲的贯#guoxue666-com;都是此类#-666aa;物。崇尚黄老,所以多次称赞鄙视富贵、厌世弃俗的#-666aa;。比如本纪以黄帝为第一,世家以吴太伯为第一,列传以伯夷为第一,都是这个宗旨。此篇赞中说张耳、陈[sup]〔8〕[/sup]和太伯、季札不一样,也是说他们没能抛弃权势重利,无所顾恋天下。 |
【原文注释】
〔1〕:子长: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666aa;,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黄老:黄帝和老子的并称,后世道家奉为始祖。
〔2〕:游侠:古代称豪爽好结交,轻生重义,勇于排难解纷的#-666aa;。
〔3〕:班孟坚:班固(32—92),字孟坚,史学家班彪之子,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666aa;。东汉官吏、史学家、文学家。除兰台令史,迁为郎,典校秘书,潜心二十余年,修成《汉书》;后迁玄武司马,撰《白虎通德论》;征匈奴为中护#-666kk;,兵败受牵连,死狱中。善辞赋,有《两都赋》等。
〔4〕:实录:符#-666ff;实际的记载。
〔5〕: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666aa;,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
〔6〕:脱屣(xǐ):比喻看得很轻,无所顾恋,犹如脱掉鞋子。
〔7〕:指:通“旨”,意旨,意向。
〔8〕:弃屣:扔掉鞋子,比喻轻视。
扩展阅读
【点评】曾国藩崇尚坚忍卓绝、睥睨富贵的历史#-666aa;物,并把坚忍视为英雄#-666aa;物的优秀品质之一。所谓坚忍,是指在面对看似难以解决的巨大困难时所拥有的特殊心理承受能力。对于这点,曾国藩深有体会。他说:“余今年已三十,资禀顽钝,精#-666nn;亏损,此后岂复能有所成,但求勤俭有恒,无纵逸欲,以丧先#-666aa;元气;困知勉行,期有寸得,以无失词臣体面。日日自苦,不至佚而生#-666gg;。如种树然,斧斤纵寻之后,牛羊无从而牧之;如爇灯燃,膏油欲尽之时,无使微风乘之,庶几稍稍培养精#-666nn;,不至自速死。诚能日日用#-666ii;有常,则可以保身体,可以自立,可以仰事俯蓄,可以惜福。”文中提到的“无纵逸欲”、“困知勉行”、“日日自苦,不至佚而生#-666gg;”等都是讲坚忍的行为,而“保身体”、养“元气”、“培养精#-666nn;”都是坚忍的好处,说明坚忍对于自立、惜福的重要意义。
忍得一时,伸得一世。坚忍不仅指在得意时要埋头苦干,尤其是在失意时咬牙坚挺,绝不灰心。曾国藩经常以坚忍精神劝勉兄弟。他说:“袁了凡所谓‘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爷,另起炉灶,重开世界,安知此两番之大败,非天之磨炼英雄,使弟大有长进乎?谚云:‘吃一堑,长一智。爷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苶然自馁也。”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苦难也是人生的一种财富,只要在困心横虑中坚忍挺立,不仅在精神上会变得更成熟、更坚强、更完善,最终也会取得事业上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