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挺经》 » 卷八 廉矩 > 崇俭约以养廉+昔年州县佐杂在省当差,并无薪水银两+…+

崇俭约以养廉。昔年州县佐杂在省当差,并无薪水银两。今则月支数十金,而犹嫌其少,此所谓不知足也。欲学廉介,必先知足。观各处难民,遍地饿莩,则吾人之安居衣食,已属至幸,尚何奢望哉?尚敢暴殄哉?不特当廉取利,并当廉取名。毋贪保举,毋好虚誉,事事知足,人人守约,则可挽回矣。原文解释

【原文】

崇俭约以养廉。昔年州县佐杂在省当差note-name:注解[1]1注解[1]:佐杂:清代州县官署内助理官吏佐贰、首领、杂职三者的统称。,并无薪水银两。今则月支数十金,而犹嫌其少,此所谓不知足也。欲学廉介note-name:注解[2]2注解[2]:廉介:清廉耿介。,必先知足。观note-name:注解[2]2注解[2]:廉介:清廉耿介。各处难民,遍地饿莩note-name:注解[3]3注解[3]:饿莩(piǎo):饿死的#-666aa;,则吾人之安居衣食,已属至幸,尚何奢望哉?尚敢暴殄哉note-name:注解[4]4注解[4]:暴殄(tiǎn):任意浪费、糟蹋。?不特当廉note-name:注解[2]2注解[2]:廉介:清廉耿介。取利,并当廉note-name:注解[2]2注解[2]:廉介:清廉耿介。取名。毋贪保举note-name:注解[5]5注解[5]:保举:负责推荐,以使其得到提拔任用。,毋好虚誉note-name:注解[6]6注解[6]:虚誉:虚假的名声。,事事知足,人人守约,则可挽回矣。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崇尚俭约是可以用来培养廉洁之风的。过去,州县的佐官杂员抽调省城任职办事,国家没有额外另发薪水银两。如今,每月可领到数十两银子,还嫌给得太少,这就是不知足啊!要想学习廉洁正直,必须先学会知足。看到那些各地的难民,遍地都是饿死的#-666aa;,而我们却衣食无忧、住行不缺,这已经属于万幸了,哪里还有什么可以奢望的呢?哪里还敢随意糟蹋东西呢?不仅应当正当地获得利益,还要正当地赢得名誉。不要贪图向上保举获得#-666ii;劳,不要贪图虚浮不实的名誉,事事知道满足,#-666aa;#-666aa;遵守纪律,那么正当的风气就可以得到挽回了。

原文翻译

崇俭约以养廉。昔年州县佐杂在省当差,并无薪水银两。今则月支数十金,而犹嫌其少,此所谓不知足也。欲学廉介,必先知足。观各处难民,遍地饿莩,则吾人之安居衣食,已属至幸,尚何奢望哉?尚敢暴殄哉?不特当廉取利,并当廉取名。毋贪保举,毋好虚誉,事事知足,人人守约,则可挽回矣。

崇尚俭约是可以用来培养廉洁之风的。过去,州县的佐官杂员抽调省城任职办事,国家没有额外另发薪水银两。如今,每月可领到数十两银子,还嫌给得太少,这就是不知足啊!要想学习廉洁正直,必须先学会知足。看到那些各地的难民,遍地都是饿死的#-666aa;,而我们却衣食无忧、住行不缺,这已经属于万幸了,哪里还有什么可以奢望的呢?哪里还敢随意糟蹋东西呢?不仅应当正当地获得利益,还要正当地赢得名誉。不要贪图向上保举获得#-666ii;劳,不要贪图虚浮不实的名誉,事事知道满足,#-666aa;#-666aa;遵守纪律,那么正当的风气就可以得到挽回了。

【原文注释】

〔1〕:佐杂:清代州县官署内助理官吏佐贰、首领、杂职三者的统称。

〔2〕:廉介:清廉耿介。

〔3〕:饿莩(piǎo):饿死的#-666aa;

〔4〕:暴殄(tiǎn):任意浪费、糟蹋。

〔5〕:保举:负责推荐,以使其得到提拔任用。

〔6〕:虚誉:虚假的名声。

扩展阅读

【点评】

曾国藩标榜“廉矩报国,侧身修行”,其目的是移风易俗,改造社会。他说:“治世之道,专以致贤养民为本。其风气之正与否,则丝毫皆推本于一己之身与心。一举一动,一语一默,#-666aa;皆化之,以成风气。故为#-666aa;上者,专重修身,以下之效之者,速而且广也。”这就是说,政治家要谨慎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关乎世道#-666aa;心,可以引领时代风尚;同时,政治家也负有领导社会,使之廉洁向上的责任。这也是他的经验之谈:“是日思为督抚之道,即与师道无异,其训饬属员殷殷之意,即与人为善之意,孔子所谓‘诲人不倦爷也;其广咨忠益,以身作则,即取人为善之意,孔子所谓‘为之不厌爷也。为将帅者之于偏裨亦如此,为父兄者之于子弟亦如此,为帝王者之于臣工亦如此,皆以君道而兼师道,故曰‘作之君,作之师爷,又曰‘民生于三,事之如一爷,皆此义尔。”

因此,曾国藩不仅克勤克俭,以廉持身,而且不遗余力地提倡廉矩精#-666nn;。他在《劝诫州县四条》中,其中一条也是“崇俭约以养廉”。他说:“近日州县廉俸,入款皆无着落,而出款仍未尽裁,是以艰窘异常。计惟有节用之一法,尚可公私两全。节用之道,莫先于人少。官亲少,则无需索酬应之繁;幕友家丁少,则减薪工杂支之费。官厨少一双之箸,民间宽一#-666dd;之力。此外,衣#-666hh;饮食,事事俭约;声色洋烟,一一#-666mm;绝;不献上司,不肥家产。用之于己者有节,则取之于民者有制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