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文心雕龙》 > 书记

《文心雕龙》书记

本篇论述书记及其他多种相关文体。全篇分两部分,分别论述书记和相关文体。第一部分讲书记(书记即书札、书信)。先是讲书记的名义、性质。次述历史和作家作品,指出它于春秋时代开始流行,列举了两汉魏晋的名家名作。之后指出写作书札,宜做到“条畅以任气,优柔以怿怀。文明从容”。在论述一般朋友间往来的书札之后,又介绍了臣僚对上级官吏的书信,有奏记、笺记等名称,更列举了奏记、笺记的若干名家佳作(以笺记为主)。最后指明笺记的体制和写作要求。第二部分认为,书记范围广大,许多表示心意的应用文都可包纳。从用途说,可分总领黎庶、医历星筮等六类;从文体说,可分谱、籍、簿、录、方、术、占、式等二十四种。分别简单介绍了各体的名义、性质,偶举一二例子说明。最后指出写作时应注意精要,它们是各级政府的公文和社会上流行的应用文。书札、笺记,性质和表相近,叙事议论外兼重抒情,重视文采,故历代颇多佳作。本篇中对司马迁、东方朔,嵇康等人书札的文学性颇加赞美。《文选》卷四一、四二、四三选录书达二十二篇,本篇提及的司马迁、杨恽、嵇康、赵至等人的名篇均入选,还选了孔融、阮瑀、应璩等人的篇章。《文选》卷四十选了杨修、繁钦等人的笺九篇,阮籍的奏记一篇。刘勰所谓文,实有广狭两义。广义之文,包括许多用文字记录的应用文,本篇提到二十四种。这类作品,大多文辞质朴,有的甚至鄙俚。本篇虽予简单叙录,但认为它们在政事上是迫切需要的先务,在文学上则是“艺文之末品”,因而不加具体论述。狭义之文则需要有文采,即文辞的绮丽、藻饰(见《情采》篇)。《文心雕龙》全书具体论述的大多是这类文章。

大舜云:“书用识哉!” 所以记时事也。盖圣贤言辞,总为《尚书》,《书》之为体,主言者也。扬雄曰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声画形 ,君子小人见矣 。”故书者,舒也 ,舒布其言,陈之简牍 ,取象于《夬》 ,贵在明决而已 。三代政暇 ,文翰颇疏 。春秋聘繁 ,书介弥盛 。绕朝赠士会以策 ,子家与赵宣以书,巫臣之责子反 ,子产之谏范宣 ,详观四书 ,辞若对面 。又子叔敬叔,进吊书于滕君 ,固知行人挈辞 ,多被翰墨矣 。及七国献书 ,诡丽辐辏 ;汉来笔札 ,辞气纷纭 。观史迁之报任安 ,东方之难公孙 ,杨恽之酬会宗 ,子云之答刘歆 ,志气盘桓 ,各含殊采:并杼轴乎尺素 ,抑扬乎寸心 。逮后汉书记,则崔瑗尤善 。魏之元瑜 ,号称翩翩 ;文举属章 ,半简必录 ;休琏好事 ,留意词翰 ,抑其次也 。嵇康绝交 ,实志高而文伟矣;赵至叙离 ,乃少年之激昂也。至如陈遵占辞 ,百封各意 ;祢衡代书 ,亲疏得宜 :斯又尺牍之偏才也 。详诸书体 ,本在尽言 ,所以散郁陶 ,托风采 ,故宜条畅以任气 ,优柔以怿怀 。文明从容 ,亦心声之献酬也 。原文与解释 »

若夫尊贵差序 ,则肃以节文 。战国以前,君臣同书,秦汉立仪 ,始有表奏;王公国内 ,亦称奏书。张敞奏书于胶后 ,其辞义美矣。迄至后汉,稍有名品 。公府奏记 ,而郡将奉笺 。记之言志,进己志也。笺者,表也,表识其情也 。崔寔奏记于公府 ,则崇让之德音矣 ;黄香奉笺于江夏 ,亦肃恭之遗式矣 。公幹笺记 ,文丽而规益,子桓弗论 ,故世所共遗 ,若略名取实 ,则有美于为诗矣 。刘廙谢恩 ,喻切以至 ;陆机自理 ,情周而巧 :笺之善者也。原笺记之为式 ,既上窥乎表 ,亦下睨乎书 ,使敬而不慑 ,简而无傲 ,清美以惠其才 ,彪蔚以文其响 ,盖笺记之分也。原文与解释 »

夫书记广大 ,衣被事体 ,笔札杂名 ,古今多品 。是以总领黎庶 ,则有谱、籍、簿、录;医历星筮 ,则有方、术、占、式;申宪述兵 ,则有律、令、法、制;朝市征信 ,则有符、契、券、疏;百官询事 ,则有关、刺、解、牒;万民达志 ,则有状、列、辞、谚:并述理于心 ,著言于翰 ,虽艺文之末品 ,而政事之先务也 。原文与解释 »

契,就是结约。上古人纯厚质朴,结绳为契约;如今羌人胡人验证数目,商贩用绳串钱记数,大概是结绳为契的遗风吧。原文与解释 »

观此众条,并书记所总 :或事本相通,而文意各异,或全任质素 ,或杂用文绮 ,随事立体 ,贵乎精要;意少一字则义阙 ,句长一言则辞妨,并有司之实务 ,而浮藻之所忽也 。然才冠鸿笔 ,多疏尺牍 ,譬九方堙之识骏足 ,而不知毛色牝牡也 。言既身文 ,信亦邦瑞 ,翰林之士 ,思理实焉。原文与解释 »

赞曰:文藻条流 ,托在笔札。既驰金相 ,亦运木讷 。万古声荐 ,千里应拔 。庶务纷纶 ,因书乃察 。原文与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