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文心雕龙》 » 乐府 > 凡乐辞曰诗,咏声曰歌,声来被辞,辞繁难节;故陈思称…+

凡乐辞曰诗,咏声曰歌,声来被辞 ,辞繁难节;故陈思称左延年闲于增损古辞 ,多者则宜减之,明贵约也。观高祖之咏“大风” ,孝武之叹“来迟” ,歌童被声,莫敢不协。子建、士衡 ,咸有佳篇,并无诏伶人 ,故事谢丝管 ,俗称乖调 ,盖未思也。至于轩、岐鼓吹 ,汉世铙挽 ,虽戎丧殊事 ,而并总入乐府,缪、韦所改 ,亦有可算焉。昔子政品文,诗与歌别 ,故略具乐篇,以标区界。原文解释

【原文】

凡乐辞曰诗,咏声曰歌,声来被辞 1,辞繁难节;故陈思称左延年闲于增损古辞 2,多者则宜减之,明贵约也。观高祖之咏“大风” 3,孝武之叹“来迟” 4,歌童被声,莫敢不协。子建、士衡 5,咸有佳篇,并无诏伶人 6,故事谢丝管 7,俗称乖调 8,盖未思也。至于轩、岐鼓吹 9,汉世铙挽 10,虽戎丧殊事 11,而并总入乐府,缪、韦所改 12,亦有可算焉。昔子政品文,诗与歌别 13,故略具乐篇,以标区界。

【翻译】

凡是乐歌的歌辞叫做诗,诗唱出声便叫做歌,音律用来配#-666ff;歌辞,歌辞繁多便难以配适;所以曹植称赞左延年擅长增减古代歌辞以#-666ff;乐,歌辞繁多的就应删减,表明歌辞写作贵在简约。看汉#guoxue666-com;祖歌咏“大风”,汉武帝悲叹“来迟”,教歌童唱,没有不#-666ff;乐的。曹植、陆机,都有好的乐府诗篇,都没有让乐工配乐,所以不能用乐器伴奏,世俗称这些诗篇不合乐调,恐怕没有考虑到这些诗未曾配乐。至于轩辕岐伯的鼓吹乐,汉代的铙歌、挽歌,虽有用于#-666kk;事和丧事的不同,但都归入乐府诗,缪袭、韦昭所改编的汉代乐府,也有值得注意的。从前刘向#-666dd;类图书,诗和歌被#-666dd;开,所以约略地列出《乐府》篇,以标示两者的区别。

原文翻译

凡乐辞曰诗,咏声曰歌,声来被辞 1,辞繁难节;故陈思称左延年闲于增损古辞 2,多者则宜减之,明贵约也。观高祖之咏“大风” 3,孝武之叹“来迟” 4,歌童被声,莫敢不协。子建、士衡 5,咸有佳篇,并无诏伶人 6,故事谢丝管 7,俗称乖调 8,盖未思也。至于轩、岐鼓吹 9,汉世铙挽 10,虽戎丧殊事 11,而并总入乐府,缪、韦所改 12,亦有可算焉。昔子政品文,诗与歌别 13,故略具乐篇,以标区界。

凡是乐歌的歌辞叫做诗,诗唱出声便叫做歌,音律用来配#-666ff;歌辞,歌辞繁多便难以配适;所以曹植称赞左延年擅长增减古代歌辞以#-666ff;乐,歌辞繁多的就应删减,表明歌辞写作贵在简约。看汉#guoxue666-com;祖歌咏“大风”,汉武帝悲叹“来迟”,教歌童唱,没有不#-666ff;乐的。曹植、陆机,都有好的乐府诗篇,都没有让乐工配乐,所以不能用乐器伴奏,世俗称这些诗篇不合乐调,恐怕没有考虑到这些诗未曾配乐。至于轩辕岐伯的鼓吹乐,汉代的铙歌、挽歌,虽有用于#-666kk;事和丧事的不同,但都归入乐府诗,缪袭、韦昭所改编的汉代乐府,也有值得注意的。从前刘向#-666dd;类图书,诗和歌被#-666dd;开,所以约略地列出《乐府》篇,以标示两者的区别。

扩展阅读

【注释】

1被:覆,引申为配上。

2陈思:陈思王曹植,魏代作家。左延年:魏代乐师。闲:通“娴”,熟习。

3#guoxue666-com;祖:指汉高祖刘邦。大风:《史记·高祖本纪》载,汉高祖曾还故乡作歌,首句为“大风起兮云飞扬”。

4孝武:汉武帝。来迟:据《汉书·外戚传》记载,汉武帝的李夫#-666aa;早死,武帝悲而作诗,诗中有“偏何姗姗其来迟”句。

5子建:曹植字。士衡:陆机字士衡,西晋作家。

6无诏伶#-666aa;:没有下令让乐工为这些佳篇制谱配乐。伶#-666aa;,乐工。

7事谢丝管:意谓不能用乐器伴奏。谢,不用。丝,弦乐器。管,管乐器。

8乖:不和谐。

9轩:轩辕,黄帝的名号。岐(qí):岐伯,传说是黄帝时主管医药的臣,据说鼓吹曲为其所作。鼓吹:鼓吹曲,由管乐器和打击乐器#-666ff;奏的#-666kk;乐。

10铙(náo):指《短箫铙歌》,是由短箫和铙#-666ff;奏的#-666kk;乐。铙是一种似铃但无舌的打击乐器。挽:挽歌。

11戎:#-666kk;事。丧:丧事。

12缪:缪袭,三国时魏作家。韦:韦昭,三国时吴作家。相传缪袭改编汉代《短箫铙歌》以歌颂魏的#-666ii;德;韦昭改编来歌颂吴的#-666ii;德。

13“昔子政”二句:说汉成帝时刘向校书,刘歆据以写成#-666dd;类目录学著作《七略》,其中诗在《六艺略》,歌入《诗赋略》。子政:刘向字,西汉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