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文心雕龙》 » 定势 > 自近代辞人,率好诡巧,原其为体,讹势所变,厌黩旧式…+

自近代辞人 ,率好诡巧 ,原其为体 ,讹势所变 ,厌黩旧式 ,故穿凿取新 ,察其讹意,似难而实无他术也,反正而已。故文反“正”为“乏” ,辞反正为奇。效奇之法 ,必颠倒文句,上字而抑下 ,中辞而出外 ,回互不常 ,则新色耳。夫通衢夷坦 ,而多行捷径者,趋近故也;正文明白,而常务反言者,适俗故也 。然密会者以意新得巧 ,苟异者以失体成怪。旧练之才 ,则执正以驭奇;新学之锐,则逐奇而失正;势流不反 ,则文体遂弊 。秉兹情术 ,可无思耶!原文解释

【原文】

自近代辞人 1,率好诡巧 2,原其为体 3,讹势所变 4,厌黩旧式 5,故穿凿取新 6,察其讹意,似难而实无他术也,反正而已。故文反“正”为“乏” 7,辞反正为奇。效奇之法 8,必颠倒文句,上字而抑下 9,中辞而出外 10,回互不常 11,则新色耳。夫通衢夷坦 12,而多行捷径者,趋近故也;正文明白,而常务反言者,适俗故也 13。然密会者以意新得巧 14,苟异者以失体成怪15。旧练之才 16,则执正以驭奇;新学之锐,则逐奇而失正;势流不反 17,则文体遂弊 18。秉兹情术 19,可无思耶!

【翻译】

从近代以来的作者,大都喜欢怪异奇巧,推求这些作品的体式,是由错误的文风所致,讨厌蔑视旧有的体式,所以牵强附会地追求新奇,细察这种错误的方法,看上去难,实际上并没有其他妙法,不过是违反常规而已。篆文中的“正”字反过来就成了“乏”字,文辞反常的表达便成了新奇。追求新奇的方法,必然颠倒正常的文句顺序,前面的字故意放到后面,中间的词有意放在句前或句后,颠倒词序不循常规,就成了新的色彩了。大路平坦,但有许多#-666aa;爱走小路,那是为了抄近道;正规的文句意思显明,但常有#-666aa;爱说反常的话,那是为了迎#-666ff;时俗的缘故。然而构思细密#-666ff;于正理的#-666aa;因用意新颖而取巧,只是追求奇异的人因失去正体而成了怪诞。老练的文章作者,能掌握正确的方法来驾驭新奇;锐意学新的人,追逐奇异而失却了正常;这种趋势发展下去不回正道,那么文章体制就会被破坏。要掌握好文章的情致和方法,对此可以不加思考吗?

原文翻译

自近代辞人 1,率好诡巧 2,原其为体 3,讹势所变 4,厌黩旧式 5,故穿凿取新 6,察其讹意,似难而实无他术也,反正而已。故文反“正”为“乏” 7,辞反正为奇。效奇之法 8,必颠倒文句,上字而抑下 9,中辞而出外 10,回互不常 11,则新色耳。夫通衢夷坦 12,而多行捷径者,趋近故也;正文明白,而常务反言者,适俗故也 13。然密会者以意新得巧 14,苟异者以失体成怪15。旧练之才 16,则执正以驭奇;新学之锐,则逐奇而失正;势流不反 17,则文体遂弊 18。秉兹情术 19,可无思耶!

从近代以来的作者,大都喜欢怪异奇巧,推求这些作品的体式,是由错误的文风所致,讨厌蔑视旧有的体式,所以牵强附会地追求新奇,细察这种错误的方法,看上去难,实际上并没有其他妙法,不过是违反常规而已。篆文中的“正”字反过来就成了“乏”字,文辞反常的表达便成了新奇。追求新奇的方法,必然颠倒正常的文句顺序,前面的字故意放到后面,中间的词有意放在句前或句后,颠倒词序不循常规,就成了新的色彩了。大路平坦,但有许多#-666aa;爱走小路,那是为了抄近道;正规的文句意思显明,但常有#-666aa;爱说反常的话,那是为了迎#-666ff;时俗的缘故。然而构思细密#-666ff;于正理的#-666aa;因用意新颖而取巧,只是追求奇异的人因失去正体而成了怪诞。老练的文章作者,能掌握正确的方法来驾驭新奇;锐意学新的人,追逐奇异而失却了正常;这种趋势发展下去不回正道,那么文章体制就会被破坏。要掌握好文章的情致和方法,对此可以不加思考吗?

扩展阅读

【注释】

1近代:指南朝宋朝和齐朝前期。

2率:大都。诡:怪异反常。

3原:推求。

4讹势:错误的文风。讹,错误。

5厌黩(dú):厌恶蔑视。黩,轻慢不敬。

6穿凿:牵强附会。

7文反“正”为“乏”:篆文中的“乏”字是“正”字反写。

8效:仿效。

9上字而抑下:把本该在前面的字有意放到后面。

10中辞而出外:本该在中间的字却放在前面或后面。

11回互:颠倒词序。不常:不按常规。

12衢:大路。夷:平。

13适俗:迎#-666ff;时俗。

14密会:构思细密而#-666ff;于正理。会,#-666ff;

15苟异:只求奇异。体:体制。

16旧练:老练。

17势:指讹势。

18文体:文章体制。弊:坏。

19秉:持,掌握。兹:此。情:情致。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