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琴心》 ,王孙《巧心》 ,心哉美矣,故用之焉。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 ,岂取驺奭之群言“雕龙”也 ?夫宇宙绵邈 ,黎献纷杂 ,拔萃出类 ,智术而已。岁月飘忽,性灵不居 ,腾声飞实 ,制作而已 。夫肖貌天地 ,禀性五才 ,拟耳目于日月,方声气乎风雷 ,其超出万物,亦已灵矣。形同草木之脆,名逾金石之坚 ,是以君子处世,树德建言。岂好辩哉?不得已也 !原文解释
【原文】
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琴心》 1,王孙《巧心》 2,心哉美矣,故用之焉。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 3,岂取驺奭之群言“雕龙”也 4?夫宇宙绵邈 5,黎献纷杂 6,拔萃出类 7,智术而已。岁月飘忽,性灵不居 8,腾声飞实 9,制作而已 10。夫肖貌天地 11,禀性五才 12,拟耳目于日月,方声气乎风雷 13,其超出万物,亦已灵矣。形同草木之脆,名逾金石之坚 14,是以君子处世,树德建言15。岂好辩哉?不得已也 16!
【翻译】
书名叫“文心”,是说作文时的用心。从前涓子写过《琴心》,王孙子写过《巧心》,心真是美妙啊,所以用为书名。自古以来的文章,都是靠雕饰文采组成的,以“雕龙”为名,难道不是取自古代称邹奭为“雕龙奭”的说法么?宇宙无穷无尽,贤#-666aa;层出不穷,能够超越常#-666aa;的,无非是智慧而已。岁月不断流逝,#-666aa;的心智不会长久存在,要使声名传播、业绩留传,只有靠著述写作了。人的形貌取象于天地,性情受之于五行,耳目好比是日月,声气就像是风雷,人超出于万物之上,已经很灵异了。然而人的形体如同草木那样脆弱,可是名声能比金石还要坚固,因此君子在世,一定要立德立言。难道这是喜欢论辩吗?实在是不得已啊。
原文 | 翻译 |
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琴心》 1,王孙《巧心》 2,心哉美矣,故用之焉。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 3,岂取驺奭之群言“雕龙”也 4?夫宇宙绵邈 5,黎献纷杂 6,拔萃出类 7,智术而已。岁月飘忽,性灵不居 8,腾声飞实 9,制作而已 10。夫肖貌天地 11,禀性五才 12,拟耳目于日月,方声气乎风雷 13,其超出万物,亦已灵矣。形同草木之脆,名逾金石之坚 14,是以君子处世,树德建言15。岂好辩哉?不得已也 16! | 书名叫“文心”,是说作文时的用心。从前涓子写过《琴心》,王孙子写过《巧心》,心真是美妙啊,所以用为书名。自古以来的文章,都是靠雕饰文采组成的,以“雕龙”为名,难道不是取自古代称邹奭为“雕龙奭”的说法么?宇宙无穷无尽,贤#-666aa;层出不穷,能够超越常#-666aa;的,无非是智慧而已。岁月不断流逝,#-666aa;的心智不会长久存在,要使声名传播、业绩留传,只有靠著述写作了。人的形貌取象于天地,性情受之于五行,耳目好比是日月,声气就像是风雷,人超出于万物之上,已经很灵异了。然而人的形体如同草木那样脆弱,可是名声能比金石还要坚固,因此君子在世,一定要立德立言。难道这是喜欢论辩吗?实在是不得已啊。 |
扩展阅读
【注释】。
1涓子:亦作蜎子,即环渊。《汉书·艺文志》道家类著录《蜎子》十三篇,注曰:“名渊,楚#-666aa;,老子弟子。”《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载,环渊学黄老道德之术,著上下篇。《琴心》:《文选》卷一八嵇康《琴赋》李善注引《列仙传》说涓子“其《琴心》三篇有条理焉”。
2王孙《巧心》:《汉书·艺文志》儒家类著录《王孙子》一篇,并注:“一曰《巧心》。”3 雕:雕饰。缛:文采繁盛。
4驺奭(shì):战国齐国学者。群言“雕龙”:《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说:“驺奭者,齐诸驺子,亦颇采驺衍之术以纪文。……故齐#-666aa;颂曰:‘谈天衍,雕龙奭。’”裴骃《集解》引刘向《别录》说:“驺奭修衍之文,饰若雕镂龙文,故曰‘雕龙’。”5 绵邈:久远。
6黎献:众多贤能的#-666aa;。
7拔萃出类:超出一般。萃,类。
8性灵:性情和智慧。居:停留。
9声:名声。实:成就。
10制作:写作文章。
11肖貌天地:《汉书·刑法志》:“夫人宵(同“肖”)天地之貌。怀五常之性。”肖,类似。
12禀性五才:天性受之于金、木、水、火、土五行。禀,受。
13“拟耳目”二句:《淮南子·精#-666nn;训》:“是故耳目者,日月也;血气者,风雨也。”拟:比。方:比。
14逾:超过。
15树:立。建:立。
16“岂好辩”二句:语本《孟子·滕文公下》:“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