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 ,师乎圣 ,体乎经 ,酌乎纬 ,变乎骚 ,文之枢纽 ,亦云极矣。若乃论文叙笔 ,则囿别区分 ,原始以表末 ,释名以章义 ,选文以定篇 ,敷理以举统 ,上篇以上,纲领明矣。至于剖情析采 ,笼圈条贯 ,摛神性,图风势 ,苞会通 ,阅声字 ,崇替于《时序》 ,褒贬于《才略》,怊怅于《知音》 ,耿介于《程器》 ,长怀《序志》 ,以驭群篇,下篇以下,毛目显矣 。位理定名 ,彰乎《大易》之数 ,其为文用,四十九篇而已 。原文解释
【原文】
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 1,师乎圣 2,体乎经 3,酌乎纬 4,变乎骚 5,文之枢纽 6,亦云极矣。若乃论文叙笔 7,则囿别区分 8,原始以表末 9,释名以章义 10,选文以定篇 11,敷理以举统 12,上篇以上,纲领明矣。至于剖情析采 13,笼圈条贯 14,摛神性15,图风势 16,苞会通 17,阅声字 18,崇替于《时序》 19,褒贬于《才略》,怊怅于《知音》 20,耿介于《程器》 21,长怀《序志》 22,以驭群篇,下篇以下,毛目显矣 23。位理定名 24,彰乎《大易》之数 25,其为文用,四十九篇而已 26。
【翻译】
《文心雕龙》的写作,以道为根本,以圣#-666aa;为师,宗法经书,酌取纬书的辞采,学习楚辞的变化创新。文章的关键,也莫过于此了。至于论述有韵之文和无韵之文,按照文体#-666dd;门别类,追溯它的起源以说明流变,解释文体的名称并揭示含义,选出各体文章的代表作加以评定,陈述写作的道理且举出各文体的体制和规格要求,本书上篇写作的纲领已经明确了。至于#-666dd;析情理和辞采,加以概括理清条理,表述了“#-666nn;思”、“体性”的问题,阐明了“风骨”、“定势”的问题,包举了“附会”、“通变”等问题,研讨了“声律”、“练字”等具体问题,在《时序》中论述文章与时代的兴废,《才略》中褒贬历代作家,《知音》中寄托惆怅之情,《程器》中发出不平的感慨,《序志》中抒写远大的抱负,并用以驾驭各篇,本书下篇写作的各种眉目也就清楚了。安排篇次、确定篇名,明显符#-666ff;《周易》的大衍五十之数,其中研讨文章#-666ii;用的,不过四十九篇而已。
原文 | 翻译 |
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 1,师乎圣 2,体乎经 3,酌乎纬 4,变乎骚 5,文之枢纽 6,亦云极矣。若乃论文叙笔 7,则囿别区分 8,原始以表末 9,释名以章义 10,选文以定篇 11,敷理以举统 12,上篇以上,纲领明矣。至于剖情析采 13,笼圈条贯 14,摛神性15,图风势 16,苞会通 17,阅声字 18,崇替于《时序》 19,褒贬于《才略》,怊怅于《知音》 20,耿介于《程器》 21,长怀《序志》 22,以驭群篇,下篇以下,毛目显矣 23。位理定名 24,彰乎《大易》之数 25,其为文用,四十九篇而已 26。 | 《文心雕龙》的写作,以道为根本,以圣#-666aa;为师,宗法经书,酌取纬书的辞采,学习楚辞的变化创新。文章的关键,也莫过于此了。至于论述有韵之文和无韵之文,按照文体#-666dd;门别类,追溯它的起源以说明流变,解释文体的名称并揭示含义,选出各体文章的代表作加以评定,陈述写作的道理且举出各文体的体制和规格要求,本书上篇写作的纲领已经明确了。至于#-666dd;析情理和辞采,加以概括理清条理,表述了“#-666nn;思”、“体性”的问题,阐明了“风骨”、“定势”的问题,包举了“附会”、“通变”等问题,研讨了“声律”、“练字”等具体问题,在《时序》中论述文章与时代的兴废,《才略》中褒贬历代作家,《知音》中寄托惆怅之情,《程器》中发出不平的感慨,《序志》中抒写远大的抱负,并用以驾驭各篇,本书下篇写作的各种眉目也就清楚了。安排篇次、确定篇名,明显符#-666ff;《周易》的大衍五十之数,其中研讨文章#-666ii;用的,不过四十九篇而已。 |
扩展阅读
【注释】。
1本乎道:文以自然之道为本原。《文心雕龙》首篇《原道》便开宗明义说明了这一点。
2师乎圣:第二篇《征圣》说明为文必须以圣#-666aa;为师。
3体乎经、第三篇《宗经》论述为文必须依据经书来制定体式。
4酌乎纬:第四篇《正纬》强调纠正纬书内容的纰谬,但可酌取其中奇丽的辞采。
5变乎骚:第五篇《辨骚》辨析了楚辞与经书的异同,指出了楚辞的变化与创新,认为应该宗法《诗经》来学习楚辞。
6枢纽:关键。
7论文叙笔:指《明诗》至《谐》十篇论有韵之文(其中《杂文》、《谐
》两篇中有部#-666dd;无韵之文),自《史传》至《书记》十篇论无韵之文。文,有韵之文。笔,无韵之文。
8囿(yòu):园地,此指文体#-666dd;类范围。区:也指文体类别。
9原始以表末:推究各种文体的起源,说明它的流变。原,推原。表,明。
10释名以章义:解释各种文体名称及其含义。章,明。
11选文以定篇:选出各种文体的代表作加以评定。
12敷理以举统:陈述各种文体的写作之理来举出它的基本体制和规格要求。
13剖情析采:即剖析情采,剖析思想感情与辞采的关系,下篇有《情采》。
14笼圈:概括。条贯:条理。
15摛(chī):发布,表述。#-666nn;:《#-666nn;思》论述了构思问题。性:《体性》论述了作者个性与作品风格的关系。
16图:描绘。风:《风骨》提出了理想的文风。势:《定势》讨论文体与风格的关系。
17苞:通“包”,包举。会:《附会》研讨文章的组织结构。通:《通变》论述历代文风变化。
18阅:观察。声:《声律》谈论音韵声律。字:《练字》谈论文字运用。
19崇替:盛衰。
20怊怅(chāo chàng):惆怅。
21耿介:此有感慨之意。
22长怀:深长的怀抱,《序志》有“树德立言”、“名逾金石之坚”之类的说法,说明作者的志向。
23毛目:细目。
24位理:安排条理,意即按条理安排篇目。定名:确定篇名。
25彰:明。《大易》之数:《易传·系辞上》:“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至于五十之数,各家说法不一,孔颖达《正义》引马融说:“太极之一,两仪之二,日月之二,四时之四,五行之五,十二月之十二,二十四气之二十四,#-666ff;计之为五十。太极不动,除一则为四十九耳。”26 “其为”二句:说《文心雕龙》全书五十篇,直接论述文章的是除去《序志》以外的四十九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