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游览既周,体静心闲。害马已去,世事都捐。投刃皆虚,目牛无全。凝思幽岩,朗咏长川。尔乃羲和亭午,游气高褰。法鼓琅以振响,众香馥以扬烟。肆觐天宗,爰集通仙。挹以玄玉之膏,嗽以华池之泉。散以象外之说,畅以无生之篇。悟遣有之不尽,觉涉无之有间。泯色空以合迹,忽即有而得玄。释二名之同出,消一无于三幡。恣语乐以终日,等寂默于不言。浑万象以冥观,兀同体于自然。原文解释
【原文】
于是游览既周1周:全,遍。,体静心闲。害马
2害马:这里指尘世的嗜欲。已去,世事都捐
3捐:抛开。。投刃皆虚,目牛无全
4“投刃”二句:暗引《庄子·养生主》中庖丁解牛的寓言。此喻看破世事,进入道家虚无境界。。凝思幽岩,朗咏长川。尔乃羲和亭午
5亭午:正午。,游气高褰
6高褰:#guoxue666-com;褰(qiān),高高地敞开。。法鼓
7法鼓:说法时召集听众的鼓。琅:声音响亮貌。琅以振响,众香
8众香:供#-666nn;佛时焚烧的各种香。馥(fù):香气浓郁。馥以扬烟。肆觐
9肆觐:便将朝见。肆,将要。李善注:“孙安国曰:‘肆,遂也。’”天宗:道家认为天上#guoxue666-com;于一切的#-666nn;。天宗,爰
10爰:爰(yuán),于是。通仙:群仙。集通仙。挹
11挹:挹(yì),用勺舀取。玄玉之膏:仙#-666aa;所#-666hh;的黑玉状食品。以玄玉之膏,嗽
12嗽:饮。华池:传说中昆仑山上的仙池。以华池之泉。散
13散:宣讲,启发。象外之说:指道家超出物象之外,进入虚无之境的学说。以象外之说,畅
14畅:疏通,使之了解。无生之篇:指佛经。以无生之篇。悟
15悟:觉悟,觉察。遣有之不尽:还未将世俗杂念排遣干净。有,指尘世。遣有之不尽,觉涉无之有间
16涉无之有间:对虚无境界的理解尚有差距。无,指虚无的仙境。有间,有差距。。泯色空以合迹
17泯色空以合迹:消灭色和空的界限,使二者#-666ff;一。,忽即有而得玄
18即有而得玄:从有形之中认识到虚无的玄理。李善注:“王弼《老子注》曰:凡有皆始于无。又曰:有之所始,以无为本。然王以凡有皆以无为本,无以有为#-666ii;。将欲寤无,必资于有。故曰:即有而得玄也。”。释
19释:解释。二名:指有和无。同出:有和无同一,有即是无。二名之同出,消一无于三幡
20消一无于三幡:消一无于三幡(fān),消融三幡,同归于“无”。三幡,佛教用语,指色、空、观。。恣语乐以终日
21恣语乐以终日:整天纵情畅谈以为乐。,等寂默于不言
22等寂默于不言:等于默默不言。此二句谈有即是无,终日谈论同于默不作声。。浑
23浑:混同。万象:万事万物。冥观:深入观察。万象以冥观,兀
24兀:茫然无知的样子。李善注:“兀,无知之貌也。”同体于自然。

【翻译】
天台山已经游览殆遍,身体宁静心中安闲。尘世的俗念都已清除,#-666aa;间的俗务都已抛开。正如庖丁挥刀解牛,游刃于骨节的缝隙之间。我沉思于幽静的山前,朗诵在漫长的河边。太阳正当中午,#guoxue666-com;空云气消散。敲响了琅琅的法鼓,飞扬着浓郁的香烟。将要去朝见天尊,集中了一大群#-666nn;仙。取#-666hh;那黑玉般的仙膏,饮用这华池中的清泉。天尊阐发了道家的理论,解说了佛家的经典。我觉察自己清除俗念尚未干净,领会仙道尚有缺陷。于是消除了“色”与“空”的界限,从“实有”中懂得了“虚玄”。“有”和“无”都同出一源,“色”“空”“观”都归在“无”里面。比如一整天高谈阔论,结果却等于默默无言。将万物混同起来深深地观察,个#-666aa;就不知不觉融#-666ff;于自然。
原文 | 翻译 |
于是游览既周,体静心闲。害马已去,世事都捐。投刃皆虚,目牛无全。凝思幽岩,朗咏长川。尔乃羲和亭午,游气高褰。法鼓琅以振响,众香馥以扬烟。肆觐天宗,爰集通仙。挹以玄玉之膏,嗽以华池之泉。散以象外之说,畅以无生之篇。悟遣有之不尽,觉涉无之有间。泯色空以合迹,忽即有而得玄。释二名之同出,消一无于三幡。恣语乐以终日,等寂默于不言。浑万象以冥观,兀同体于自然。 | 天台山已经游览殆遍,身体宁静心中安闲。尘世的俗念都已清除,#-666aa;间的俗务都已抛开。正如庖丁挥刀解牛,游刃于骨节的缝隙之间。我沉思于幽静的山前,朗诵在漫长的河边。太阳正当中午,#guoxue666-com;空云气消散。敲响了琅琅的法鼓,飞扬着浓郁的香烟。将要去朝见天尊,集中了一大群#-666nn;仙。取#-666hh;那黑玉般的仙膏,饮用这华池中的清泉。天尊阐发了道家的理论,解说了佛家的经典。我觉察自己清除俗念尚未干净,领会仙道尚有缺陷。于是消除了“色”与“空”的界限,从“实有”中懂得了“虚玄”。“有”和“无”都同出一源,“色”“空”“观”都归在“无”里面。比如一整天高谈阔论,结果却等于默默无言。将万物混同起来深深地观察,个#-666aa;就不知不觉融#-666ff;于自然。 |
【原文注释】
〔1〕周:全,遍。
〔2〕害马:这里指尘世的嗜欲。
〔3〕捐:抛开。
〔4〕“投刃”二句:暗引《庄子·养生主》中庖丁解牛的寓言。此喻看破世事,进入道家虚无境界。
〔5〕亭午:正午。
〔6〕高褰:#guoxue666-com;褰(qiān),高高地敞开。
〔7〕法鼓:说法时召集听众的鼓。琅:声音响亮貌。
〔8〕众香:供#-666nn;佛时焚烧的各种香。馥(fù):香气浓郁。
〔9〕肆觐:便将朝见。肆,将要。李善注:“孙安国曰:‘肆,遂也。’”天宗:道家认为天上#guoxue666-com;于一切的#-666nn;。
〔10〕爰:爰(yuán),于是。通仙:群仙。
〔11〕挹:挹(yì),用勺舀取。玄玉之膏:仙#-666aa;所#-666hh;的黑玉状食品。
〔12〕嗽:饮。华池:传说中昆仑山上的仙池。
〔13〕散:宣讲,启发。象外之说:指道家超出物象之外,进入虚无之境的学说。
〔14〕畅:疏通,使之了解。无生之篇:指佛经。
〔15〕悟:觉悟,觉察。遣有之不尽:还未将世俗杂念排遣干净。有,指尘世。
〔16〕涉无之有间:对虚无境界的理解尚有差距。无,指虚无的仙境。有间,有差距。
〔17〕泯色空以合迹:消灭色和空的界限,使二者#-666ff;一。
〔18〕即有而得玄:从有形之中认识到虚无的玄理。李善注:“王弼《老子注》曰:凡有皆始于无。又曰:有之所始,以无为本。然王以凡有皆以无为本,无以有为#-666ii;。将欲寤无,必资于有。故曰:即有而得玄也。”
〔19〕释:解释。二名:指有和无。同出:有和无同一,有即是无。
〔20〕消一无于三幡:消一无于三幡(fān),消融三幡,同归于“无”。三幡,佛教用语,指色、空、观。
〔21〕恣语乐以终日:整天纵情畅谈以为乐。
〔22〕等寂默于不言:等于默默不言。此二句谈有即是无,终日谈论同于默不作声。
〔23〕浑:混同。万象:万事万物。冥观:深入观察。
〔24〕兀:茫然无知的样子。李善注:“兀,无知之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