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兹事之可乐,固圣贤之所钦。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函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言恢之而弥广,思按之而逾深。播芳蕤之馥馥,发青条之森森。粲风飞而飙竖,郁云起乎翰林。原文解释
【原文】
伊兹事之可乐,固圣贤之所钦1“伊兹事”二句:谓写文章为一乐事,故为历来圣贤所欣羡。伊,虚词。无意义。兹事,此事,指文章之事。钦,敬。《全三国文》卷一六曹植《与丁敬礼书》曰:“故乘兴为书,含欣而秉笔,大笑而吐辞,亦欢之极。”足证文章之可乐。。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
2“课虚无”二句:钱锺书《管锥编》谓:“陆语自指作文时之心思。思之思之,无中生有,寂里出音,言语道穷而忽通,心行路绝而顿转。曰‘叩’、曰‘求’、曰‘课’、曰‘责’,皆言冥搜幽讨之#-666ii;也。”课,试。责、叩,皆求之义。。函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
3“函绵邈”二句:刘良注:“虽远者,含文于尺素之上;虽大者,吐辞于寸心之间也。”亦兹事之乐。函,含。绵邈,遥远,久远。素,帛也,古#-666aa;用以书也。滂沛(pāng pèi),大。。言恢之而弥广,思按之而逾深
4“言恢之”二句:张铣注:“以言大之则弥增其广,以思下之则愈益其深也。”亦言兹事之乐。恢,大。按,下。。播
5播:远播。蕤(ruí):草木花垂貌。馥馥(fù):香气浓郁。芳蕤之馥馥,发青条
6青条:树木。森森:长密貌。之森森。粲风飞而飙竖,郁云起乎翰林
7“粲风飞”二句:吕向注:“粲然如风飞飙立,郁然如云起翰林。”亦兹事之乐,心手交畅之欢。粲,明丽貌。飙,疾风。郁,美盛之意。翰林,谓文翰之多如林。翰,笔毫。。

【翻译】
执笔为文是一大乐事,所以连圣贤也钦慕异常。从虚无之中求取有,于无声之中觅宫商。再远再久也能包容在尺素之内,至大至刚都可倾泻自作者心上。要夸张可以越说越大,要蕴藉能使含义深广。文章犹如花木,远看郁郁葱葱,走近则花香芬芳。写文章的快乐,像风吹云卷,妙趣横生,#-666nn;采飞扬。
原文 | 翻译 |
伊兹事之可乐,固圣贤之所钦。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函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言恢之而弥广,思按之而逾深。播芳蕤之馥馥,发青条之森森。粲风飞而飙竖,郁云起乎翰林。 | 执笔为文是一大乐事,所以连圣贤也钦慕异常。从虚无之中求取有,于无声之中觅宫商。再远再久也能包容在尺素之内,至大至刚都可倾泻自作者心上。要夸张可以越说越大,要蕴藉能使含义深广。文章犹如花木,远看郁郁葱葱,走近则花香芬芳。写文章的快乐,像风吹云卷,妙趣横生,#-666nn;采飞扬。 |
【原文注释】
〔1〕“伊兹事”二句:谓写文章为一乐事,故为历来圣贤所欣羡。伊,虚词。无意义。兹事,此事,指文章之事。钦,敬。《全三国文》卷一六曹植《与丁敬礼书》曰:“故乘兴为书,含欣而秉笔,大笑而吐辞,亦欢之极。”足证文章之可乐。
〔2〕“课虚无”二句:钱锺书《管锥编》谓:“陆语自指作文时之心思。思之思之,无中生有,寂里出音,言语道穷而忽通,心行路绝而顿转。曰‘叩’、曰‘求’、曰‘课’、曰‘责’,皆言冥搜幽讨之#-666ii;也。”课,试。责、叩,皆求之义。
〔3〕“函绵邈”二句:刘良注:“虽远者,含文于尺素之上;虽大者,吐辞于寸心之间也。”亦兹事之乐。函,含。绵邈,遥远,久远。素,帛也,古#-666aa;用以书也。滂沛(pāng pèi),大。
〔4〕“言恢之”二句:张铣注:“以言大之则弥增其广,以思下之则愈益其深也。”亦言兹事之乐。恢,大。按,下。
〔5〕播:远播。蕤(ruí):草木花垂貌。馥馥(fù):香气浓郁。
〔6〕青条:树木。森森:长密貌。
〔7〕“粲风飞”二句:吕向注:“粲然如风飞飙立,郁然如云起翰林。”亦兹事之乐,心手交畅之欢。粲,明丽貌。飙,疾风。郁,美盛之意。翰林,谓文翰之多如林。翰,笔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