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御宇宙,汉帝恢武功。原文解释
翻译(一)
秦始皇当年统一了#-666nn;州大地,汉武帝恢宏武力创下显赫#-666ii;绩。

原文(二)
欢娱人事尽,情性犹未充3“欢娱”二句:言秦皇和汉武享尽了#-666aa;间的欢乐,但他们心中还是不能感到满足。。
翻译(二)
他们身为帝王享尽了#-666aa;间欢乐,但是心中仍然感到不能满意。
原文(三)
锐意三山上,托慕九霄中4“锐意”二句:此指秦皇、汉武企慕#-666nn;仙长生不死,派#-666aa;到处寻仙访药之事。三山、九霄,泛指神仙居处。“三山”注见沈约《钟山诗应西阳王教》。。
翻译(三)
一心向往海上三山仙#-666aa;的生活,羡慕九天上的#-666nn;仙长生不死。
原文(四)
既表祈年观,复立望仙宫5“既表”二句:祈年观、望仙宫,李善注引《庙记》曰:“祈年观在城外,秦穆公所造。望仙宫在华阴,汉武帝所造。”。
翻译(四)
建起了祈年观向#-666nn;明祈求长寿,又修起望仙宫希望仙#-666aa;佑庇。
原文(五)
宁为心好道,直由意无穷6“宁为”二句:总上而言,说秦皇、汉武寻仙访道的诸般行为岂是出于好道,实是贪图#-666aa;间享受的欲望没有穷止的表现。!
翻译(五)
他们的这些行为哪里是出于好道,而是追求享乐的欲望无休无止!
原文(六)
曰余知止足,是愿不须丰7“曰余”二句:此二句沈约自言心志,下文便转入写自己。曰余,即余曰。丰,多。《老子》四十四章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危),可以长久。”。
翻译(六)
我说#-666aa;要知足才能够无忧无虑,在我心中从不希求更多的东西。
原文(七)
遇可淹留处,便欲息微躬8微躬:渺小的身躯。诗#-666aa;自谓。。
翻译(七)
当我遇到认为可以停留的地方,便想长住久安不再去劳碌奔波。
原文(八)
山嶂远重叠,竹树近蒙笼。
翻译(八)
远处的山峦横亘如屏重叠起伏,近处的树林竹丛似烟雾朦胧。
原文(九)
开衿濯寒水,解带临清风。
翻译(九)
解开衣襟洗濯在清凉的山泉之中,敞开#-666ee;怀承迎清风徐徐吹拂。
原文(十)
所累非外物,为念在玄空9玄空:玄,道。道是无形的,故曰空。。
翻译(十)
身外之物岂能使我萦怀牵挂,一番心念唯在大道崇尚空无。
原文(十一)
朋来握石髓10石髓:石钟乳,可入药。李善注引袁彦伯《竹林名士传》曰:“王烈#-666hh;食养性,嵇康甚敬信之。随入山,烈尝得石髓,柔滑如饴,即自服半,余半取以与康,皆凝而为石。”,宾至驾轻鸿。
翻译(十一)
好友到来我奉献上珍贵的石髓,嘉宾光临我们遨游翩翩#-666cc;乘鸿鹄。
原文(十二)
都令人径绝,唯使云路通11“都令”二句:言不从#-666aa;行走的道路上往来,只在空中飞来飞去,承上“驾轻鸿”而言。。
翻译(十二)
全然不走那俗#-666aa;往来的道路,只从这白云飘缈的空中进进出出。
翻译(十三)
飘摇#guoxue666-com;举凌空飞度于日月之上,逍遥无事时往华、嵩休憩驻足。
原文 | 翻译 |
秦皇御宇宙,汉帝恢武功。 | 秦始皇当年统一了#-666nn;州大地,汉武帝恢宏武力创下显赫#-666ii;绩。 |
欢娱人事尽,情性犹未充。 | 他们身为帝王享尽了#-666aa;间欢乐,但是心中仍然感到不能满意。 |
锐意三山上,托慕九霄中。 | 一心向往海上三山仙#-666aa;的生活,羡慕九天上的#-666nn;仙长生不死。 |
既表祈年观,复立望仙宫。 | 建起了祈年观向#-666nn;明祈求长寿,又修起望仙宫希望仙#-666aa;佑庇。 |
宁为心好道,直由意无穷! | 他们的这些行为哪里是出于好道,而是追求享乐的欲望无休无止! |
曰余知止足,是愿不须丰。 | 我说#-666aa;要知足才能够无忧无虑,在我心中从不希求更多的东西。 |
遇可淹留处,便欲息微躬。 | 当我遇到认为可以停留的地方,便想长住久安不再去劳碌奔波。 |
山嶂远重叠,竹树近蒙笼。 | 远处的山峦横亘如屏重叠起伏,近处的树林竹丛似烟雾朦胧。 |
开衿濯寒水,解带临清风。 | 解开衣襟洗濯在清凉的山泉之中,敞开#-666ee;怀承迎清风徐徐吹拂。 |
所累非外物,为念在玄空。 | 身外之物岂能使我萦怀牵挂,一番心念唯在大道崇尚空无。 |
朋来握石髓,宾至驾轻鸿。 | 好友到来我奉献上珍贵的石髓,嘉宾光临我们遨游翩翩#-666cc;乘鸿鹄。 |
都令人径绝,唯使云路通。 | 全然不走那俗#-666aa;往来的道路,只从这白云飘缈的空中进进出出。 |
一举陵倒景,无事适华嵩。 | 飘摇#guoxue666-com;举凌空飞度于日月之上,逍遥无事时往华、嵩休憩驻足。 |
寄言赏心客,岁暮尔来同。 | 志同道#-666ff;的朋友啊你且听我说,年老时你也不妨前来此处同住。 |
【原文注释】
〔1〕秦皇:秦始皇。御宇宙:统治天下。
〔2〕汉帝恢武功:言汉武帝恢宏武力,征伐四方。《汉书·礼乐志》曰:“上方征讨四夷,锐志武#-666ii;。”
〔3〕“欢娱”二句:言秦皇和汉武享尽了#-666aa;间的欢乐,但他们心中还是不能感到满足。
〔4〕“锐意”二句:此指秦皇、汉武企慕#-666nn;仙长生不死,派#-666aa;到处寻仙访药之事。三山、九霄,泛指神仙居处。“三山”注见沈约《钟山诗应西阳王教》。
〔5〕“既表”二句:祈年观、望仙宫,李善注引《庙记》曰:“祈年观在城外,秦穆公所造。望仙宫在华阴,汉武帝所造。”
〔6〕“宁为”二句:总上而言,说秦皇、汉武寻仙访道的诸般行为岂是出于好道,实是贪图#-666aa;间享受的欲望没有穷止的表现。
〔7〕“曰余”二句:此二句沈约自言心志,下文便转入写自己。曰余,即余曰。丰,多。《老子》四十四章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危),可以长久。”
〔8〕微躬:渺小的身躯。诗#-666aa;自谓。
〔9〕玄空:玄,道。道是无形的,故曰空。
〔10〕石髓:石钟乳,可入药。李善注引袁彦伯《竹林名士传》曰:“王烈#-666hh;食养性,嵇康甚敬信之。随入山,烈尝得石髓,柔滑如饴,即自服半,余半取以与康,皆凝而为石。”
〔11〕“都令”二句:言不从#-666aa;行走的道路上往来,只在空中飞来飞去,承上“驾轻鸿”而言。
〔12〕陵倒景:凌空飞度于日月之上,日月反从下照,故称“倒景”。景,同“影”。
〔13〕华嵩:华山、嵩山,传说中是仙#-666aa;出没之处。
〔14〕赏心客:指与自己志同道#-666ff;之#-666aa;。
〔15〕岁暮:指年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