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云言:原夫存树风猷,没著徽烈,既绝故老之口,必资不刊之书。而藏诸名山,则陵谷迁贸;府之延阁,则青编落简。然则配天之迹,存乎泗水之上;素王之道,纪于沂川之侧。由是崇师之义,拟迹于西河;尊主之情,致之于尧禹。故精庐妄启,必穷镌勒之盛,君长一城,亦尽刊刻之美,况乎甄陶周、召,孕育伊、颜!原文解释
【原文】
臣云言:原夫存树风猷,没著徽烈1“原夫”二句:《尚书·毕命》:“彰善瘅恶,树之风声。”又应璩《与王将#-666kk;书》:“雀鼠虽愚,犹知徽烈。”风猷,风范与品德。徽烈,美好的业绩。,既绝故老之口,必资不刊之书
2“既绝”二句:谓知情的故老死后,#-666aa;之徽烈就只有凭借不刊之书铭记了。潘岳《西征赋》:“兆惟奉明,邑号千人,讯诸故老,造自帝询。”又,扬雄《答刘歆书》:“是悬诸日月,不刊之书也。”不刊,不削除,不修改。古代刻书于竹简,有错即削除,不刊,即不可磨灭,不需修改。。而藏诸名山,则陵谷迁贸;府之延阁,则青编落简
3“而藏”几句:谓书简不易保存传世,不如立碑之长久。司马迁《报任安书》:“仆诚以著此书,藏诸名山。”迁贸,移易。延阁,汉宫廷藏书处。刘歆《七略》:“内则有延阁、广内、秘室之府。”。然则配天之迹,存乎泗水之上
4“然则”二句:《汉书·平帝纪》:“郊祀#guoxue666-com;祖,以配天。”又,李善注引郦道元《水经注》:“泗水南有泗水亭,汉高祖庙前有碑,延熹十年立。”配天,祭天时以祖先配享。泗水,即泗河,发源于今山东泗水陪尾山。经曲阜、徐州,至洪泽湖附近入淮河。;素王之道,纪于沂川之侧
5“素王”二句:素王,指孔子。王充《论衡·定贤》:“孔子不王,素王之业在《春秋》。”沂川,即沂水,源于山东曲阜东南的尼丘,西流经曲阜、兖州#-666ff;于泅水。李善注:“沂水南有孔子旧庙,汉魏以来,列七碑,二碑无字。”。由是崇师之义,拟迹于西河
6“由是”二句:《礼记·檀弓》:“(曾子谓子夏曰)吾与汝事夫子于洙泗之间,退而老于西河之上,使西河之民疑女于夫子。”拟迹,虚拟的事。西河,战国时魏地,今陕西东部黄河西岸地区。;尊主之情,致之于尧禹
7“尊主”二句:指伊尹耻其君不如尧舜(见曹植《求通亲亲表》)。尧禹,即圣王尧、舜、禹。。故精庐妄启,必穷镌勒之盛
8“故精庐”二句:谓精雅的讲习之所一开,碑颂刊刻就会随之而盛。精庐,精雅的讲习之所。,君长一城,亦尽刊刻之美
9“君长”二句:李善注:“《陈寔别传》曰:寔卒,蔡邕为立碑刻铭。然寔为太丘宰,故曰一城也。”吕向注:“一城,谓牧宰。”,况乎甄陶
10甄陶:本指锻炼成器。这里引申作造就、培育#-666aa;才。扬雄《法言·先知》:“甄陶天下,其在和乎?”周、召:周公、召公。周、召,孕育伊、颜
11伊、颜:伊尹、颜回。!

【翻译】
臣范云奏言:原来#-666aa;活着树立有风范品德的,死后就应将其美好的业绩显扬出来,故老既已去世,就一定要凭借不刊之书将其铭记下来。但是将著书藏于名山,则担心山谷移易;放置于书府之中,则又担心编简残毁。既然如此,#-666aa;们就将汉#guoxue666-com;祖配祭皇天的事迹,记存于泗水边的庙碑上,将素王孔子之道,记存于沂川之侧的孔庙碑上。因此,尊崇孔子为师的行为,在西河为#-666aa;学习;尊崇君主的感情,以至于以尧舜为标准。因此,精雅的讲习之所一开,必定会有穷尽镌刻碑颂的盛举,就是一城之长,也会尽量将其善美之行刊刻碑颂,何况乎人世间造就了类似周公、召公、伊尹、颜回这样的贤人呢!
原文 | 翻译 |
臣云言:原夫存树风猷,没著徽烈,既绝故老之口,必资不刊之书。而藏诸名山,则陵谷迁贸;府之延阁,则青编落简。然则配天之迹,存乎泗水之上;素王之道,纪于沂川之侧。由是崇师之义,拟迹于西河;尊主之情,致之于尧禹。故精庐妄启,必穷镌勒之盛,君长一城,亦尽刊刻之美,况乎甄陶周、召,孕育伊、颜! | 臣范云奏言:原来#-666aa;活着树立有风范品德的,死后就应将其美好的业绩显扬出来,故老既已去世,就一定要凭借不刊之书将其铭记下来。但是将著书藏于名山,则担心山谷移易;放置于书府之中,则又担心编简残毁。既然如此,#-666aa;们就将汉#guoxue666-com;祖配祭皇天的事迹,记存于泗水边的庙碑上,将素王孔子之道,记存于沂川之侧的孔庙碑上。因此,尊崇孔子为师的行为,在西河为#-666aa;学习;尊崇君主的感情,以至于以尧舜为标准。因此,精雅的讲习之所一开,必定会有穷尽镌刻碑颂的盛举,就是一城之长,也会尽量将其善美之行刊刻碑颂,何况乎人世间造就了类似周公、召公、伊尹、颜回这样的贤人呢! |
【原文注释】
〔1〕“原夫”二句:《尚书·毕命》:“彰善瘅恶,树之风声。”又应璩《与王将#-666kk;书》:“雀鼠虽愚,犹知徽烈。”风猷,风范与品德。徽烈,美好的业绩。
〔2〕“既绝”二句:谓知情的故老死后,#-666aa;之徽烈就只有凭借不刊之书铭记了。潘岳《西征赋》:“兆惟奉明,邑号千人,讯诸故老,造自帝询。”又,扬雄《答刘歆书》:“是悬诸日月,不刊之书也。”不刊,不削除,不修改。古代刻书于竹简,有错即削除,不刊,即不可磨灭,不需修改。
〔3〕“而藏”几句:谓书简不易保存传世,不如立碑之长久。司马迁《报任安书》:“仆诚以著此书,藏诸名山。”迁贸,移易。延阁,汉宫廷藏书处。刘歆《七略》:“内则有延阁、广内、秘室之府。”
〔4〕“然则”二句:《汉书·平帝纪》:“郊祀#guoxue666-com;祖,以配天。”又,李善注引郦道元《水经注》:“泗水南有泗水亭,汉高祖庙前有碑,延熹十年立。”配天,祭天时以祖先配享。泗水,即泗河,发源于今山东泗水陪尾山。经曲阜、徐州,至洪泽湖附近入淮河。
〔5〕“素王”二句:素王,指孔子。王充《论衡·定贤》:“孔子不王,素王之业在《春秋》。”沂川,即沂水,源于山东曲阜东南的尼丘,西流经曲阜、兖州#-666ff;于泅水。李善注:“沂水南有孔子旧庙,汉魏以来,列七碑,二碑无字。”
〔6〕“由是”二句:《礼记·檀弓》:“(曾子谓子夏曰)吾与汝事夫子于洙泗之间,退而老于西河之上,使西河之民疑女于夫子。”拟迹,虚拟的事。西河,战国时魏地,今陕西东部黄河西岸地区。
〔7〕“尊主”二句:指伊尹耻其君不如尧舜(见曹植《求通亲亲表》)。尧禹,即圣王尧、舜、禹。
〔8〕“故精庐”二句:谓精雅的讲习之所一开,碑颂刊刻就会随之而盛。精庐,精雅的讲习之所。
〔9〕“君长”二句:李善注:“《陈寔别传》曰:寔卒,蔡邕为立碑刻铭。然寔为太丘宰,故曰一城也。”吕向注:“一城,谓牧宰。”
〔10〕甄陶:本指锻炼成器。这里引申作造就、培育#-666aa;才。扬雄《法言·先知》:“甄陶天下,其在和乎?”周、召:周公、召公。
〔11〕伊、颜:伊尹、颜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