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文选》 » 诔下 » 潘安仁 > 然洁士之闻秽,其庸致思乎?若乃下吏之肆其噤害,则皆…+

然洁士之闻秽,其庸致思乎?若乃下吏之肆其噤害,则皆妒之徒也。嗟乎!妒之欺善,抑亦贸首之仇也。语曰:“或戒其子,慎无为善。”言固可以若是,悲夫!昔乘丘之战,县贲父御鲁庄公,马惊,败绩。贲父曰:“他日未尝败绩,而今败绩,是无勇也。”遂死之。圉人浴马,有流矢在白肉。公曰:“非其罪也。”乃诔之。汉明帝时,有司马叔持者,白日于都市手剑父仇,视死如归,亦命史臣班固而为之诔。然则忠孝义烈之流,慷慨非命而死者,缀辞之士,未之或遗也。天子即已策而赠之,微臣托乎旧史之末,敢阙其文哉?乃作诔曰:原文解释

【原文】

然洁士之闻秽,其庸致思乎note-name:“然洁士”二句1“然洁士”二句:意思是说马敦是洁身自好之士,听到自己被污蔑的言语,哪里还能多有考虑,必然自绝以明志。洁士,洁身自好之士。庸,用。若乃下吏之肆其噤害note-name:若乃下吏之肆其噤害2若乃下吏之肆其噤害:此指无#-666aa;为马敦辩冤而放任对他的诬陷。噤害,口虽不言而存心害人。噤,闭口不言。,则皆妒之徒也。嗟乎!妒之欺善,抑亦贸首之仇也note-name:“妒之欺善”二句3“妒之欺善”二句:是说嫉妒之徒欺侮善良#-666aa;,抑或也像那不#-666cc;戴天的仇人一样。抑,抑或,还是。贸首之仇,谓积仇至深,不共戴天,以致欲取其首。《战国策·楚策》:“甘茂与樗里疾贸首之仇也。”。语曰:“或戒其子,慎无为善note-name:“或戒其子”二句4“或戒其子”二句:有#-666aa;告诫他的孩子,一定别为善。《淮南子·说山训》:“人有嫁其子而教之曰:‘尔行矣,慎无为善。’曰:‘不为善,将为不善邪?’应之曰:‘善且由弗为,况不善乎!’此全其天器(天性)者。”。”言note-name:固5固:当。可以若是,悲夫!昔乘丘note-name:乘丘6乘丘:乘(shèng)丘,春秋时鲁地。在今山东兖州。鲁庄公十年,鲁国在此打败宋国。引此故事是说作诔文哀悼#-666aa;,自鲁庄公悼县贲父始。之战,县贲父note-name:御7御:驾车。鲁庄公,马惊,败绩note-name:败绩8败绩:#-666kk;队溃败。。贲父曰:“他日未尝败绩,而今败绩,是无勇也。”遂死之。圉人note-name:圉人9圉人:圉(yǔ)#-666aa;,指负责养马的仆人。浴马,有流矢note-name:流矢10流矢:流箭的箭头。白肉:谓马股深处。在白肉。公曰:“非其罪也。”乃诔之。汉明帝note-name:汉明帝11汉明帝:东汉刘庄,58—75年在位。时,有司马叔持者,白日于都市手剑父仇note-name:手剑父仇12手剑父仇:手持剑杀掉了父亲的仇#-666aa;,视死如归,亦命史臣班固而为之诔。然则忠孝义烈之流,慷慨note-name:慷慨13慷慨:谓壮烈。非命:非正常死亡。非命而死者,缀辞之士note-name:缀辞之士14缀辞之士:指文士。,未之或遗也。天子即已策而赠之note-name:策而赠之15策而赠之:下策书追赠马敦。,微臣托乎旧史之末note-name:托乎旧史之末16托乎旧史之末:依托以往史官之后。,敢note-name:阙17阙:同“缺”。其文哉?乃作诔曰: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但洁身自好之士听到对自己的污蔑,哪里还用得着考虑苟活下去呢?至于那些虽然口中不说,心中也巴不得马敦挨整的下级官吏,则皆是嫉贤妒能之流。真令#-666aa;嗟叹啊!嫉妒者欺辱好#-666aa;,抑或也如那不#-666cc;戴天的仇#-666aa;一样呵。有这样的说法,有人告诫将出嫁的女儿说:“要注意呵,不要去做好事。”这话说得也有它的道理,真令人悲叹呵!古代乘丘之战,县贲父为鲁庄公驾车,因马受惊而导致战败。县贲父说:“往日未尝战败,而今天战败了,这不能称为勇。”于是就冲入敌阵战斗而死。后来养马的仆人在洗马时,发现有箭头深陷入马腿中。鲁庄公说:“这不是县贲父的过错呵。”于是就作诔文来哀悼他。汉明帝时,有个叫司马叔持的人,白天在都市持剑杀了他父亲的仇人,视死如归,皇上也命史官班固为他作了诔文致以哀悼。如此看来,凡忠臣、孝子、义士、烈士一类的人,慷慨壮烈地献出生命,文人们都不会把他们遗忘。现在天子已经下策文追赠表彰马敦,我又有往昔的史事作为依据,岂敢不作文章来表示哀悼呢?于是作诔文曰:

原文翻译

然洁士之闻秽,其庸致思乎?若乃下吏之肆其噤害,则皆妒之徒也。嗟乎!妒之欺善,抑亦贸首之仇也。语曰:“或戒其子,慎无为善。”言固可以若是,悲夫!昔乘丘之战,县贲父御鲁庄公,马惊,败绩。贲父曰:“他日未尝败绩,而今败绩,是无勇也。”遂死之。圉人浴马,有流矢在白肉。公曰:“非其罪也。”乃诔之。汉明帝时,有司马叔持者,白日于都市手剑父仇,视死如归,亦命史臣班固而为之诔。然则忠孝义烈之流,慷慨非命而死者,缀辞之士,未之或遗也。天子即已策而赠之,微臣托乎旧史之末,敢阙其文哉?乃作诔曰:

但洁身自好之士听到对自己的污蔑,哪里还用得着考虑苟活下去呢?至于那些虽然口中不说,心中也巴不得马敦挨整的下级官吏,则皆是嫉贤妒能之流。真令#-666aa;嗟叹啊!嫉妒者欺辱好#-666aa;,抑或也如那不#-666cc;戴天的仇#-666aa;一样呵。有这样的说法,有人告诫将出嫁的女儿说:“要注意呵,不要去做好事。”这话说得也有它的道理,真令人悲叹呵!古代乘丘之战,县贲父为鲁庄公驾车,因马受惊而导致战败。县贲父说:“往日未尝战败,而今天战败了,这不能称为勇。”于是就冲入敌阵战斗而死。后来养马的仆人在洗马时,发现有箭头深陷入马腿中。鲁庄公说:“这不是县贲父的过错呵。”于是就作诔文来哀悼他。汉明帝时,有个叫司马叔持的人,白天在都市持剑杀了他父亲的仇人,视死如归,皇上也命史官班固为他作了诔文致以哀悼。如此看来,凡忠臣、孝子、义士、烈士一类的人,慷慨壮烈地献出生命,文人们都不会把他们遗忘。现在天子已经下策文追赠表彰马敦,我又有往昔的史事作为依据,岂敢不作文章来表示哀悼呢?于是作诔文曰:

【原文注释】

〔1〕“然洁士”二句:意思是说马敦是洁身自好之士,听到自己被污蔑的言语,哪里还能多有考虑,必然自绝以明志。洁士,洁身自好之士。庸,用。

〔2〕若乃下吏之肆其噤害:此指无#-666aa;为马敦辩冤而放任对他的诬陷。噤害,口虽不言而存心害人。噤,闭口不言。

〔3〕“妒之欺善”二句:是说嫉妒之徒欺侮善良#-666aa;,抑或也像那不#-666cc;戴天的仇人一样。抑,抑或,还是。贸首之仇,谓积仇至深,不共戴天,以致欲取其首。《战国策·楚策》:“甘茂与樗里疾贸首之仇也。”

〔4〕“或戒其子”二句:有#-666aa;告诫他的孩子,一定别为善。《淮南子·说山训》:“人有嫁其子而教之曰:‘尔行矣,慎无为善。’曰:‘不为善,将为不善邪?’应之曰:‘善且由弗为,况不善乎!’此全其天器(天性)者。”

〔5〕:当。

〔6〕乘丘:乘(shèng)丘,春秋时鲁地。在今山东兖州。鲁庄公十年,鲁国在此打败宋国。引此故事是说作诔文哀悼#-666aa;,自鲁庄公悼县贲父始。

〔7〕:驾车。

〔8〕败绩#-666kk;队溃败。»

〔9〕圉人:圉(yǔ)#-666aa;,指负责养马的仆人。

〔10〕流矢:流箭的箭头。白肉:谓马股深处。

〔11〕汉明帝:东汉刘庄,58—75年在位。

〔12〕手剑父仇:手持剑杀掉了父亲的仇#-666aa;

〔13〕慷慨:谓壮烈。非命:非正常死亡。»

〔14〕缀辞之士:指文士。

〔15〕策而赠之:下策书追赠马敦。

〔16〕托乎旧史之末:依托以往史官之后。

〔17〕:同“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