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孝子之事亲,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原文解释
【原文】
子曰:“孝子之事亲,居1居:平常家居。则致
2致:尽。其敬,养
3养:赡养,奉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
4丑:众。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
5兵:兵器,在此指用兵器相杀戮。。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
6日用三牲之养:日,每天。三牲,指猪、牛、羊。古#-666aa;宴会或祭祀时用三牲,称为太牢,是最#guoxue666-com;等级的供奉。日用三牲之养,言给父母每天吃的供给极为丰厚。,犹为不孝也。”

【翻译】
孔子说:“孝子侍奉父母亲,日常居家时,处处都应对父母恭敬;奉养父母时,应让父母欢心;父母生病时,应忧虑父母的病情;父母去世时,应尽到哀伤;祭祀父母时,应庄严敬肃。以上五点都能完备,才真正做到侍奉双亲。侍奉双亲的孝子,处在上位要谦虚而不骄傲,处在下位要恭敬谨慎而不作乱,与大众相处要和顺而不竞争。身居上位如果骄傲,就会灭亡;身居下位如果作乱,就会受到惩罚;跟大众相处如果斗争,就会互相杀害。为#-666aa;子女,如果以上三者不能去除,即使每天用牛、羊、猪肉来供养父母,还是不孝。”
原文 | 翻译 |
子曰:“孝子之事亲,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 孔子说:“孝子侍奉父母亲,日常居家时,处处都应对父母恭敬;奉养父母时,应让父母欢心;父母生病时,应忧虑父母的病情;父母去世时,应尽到哀伤;祭祀父母时,应庄严敬肃。以上五点都能完备,才真正做到侍奉双亲。侍奉双亲的孝子,处在上位要谦虚而不骄傲,处在下位要恭敬谨慎而不作乱,与大众相处要和顺而不竞争。身居上位如果骄傲,就会灭亡;身居下位如果作乱,就会受到惩罚;跟大众相处如果斗争,就会互相杀害。为#-666aa;子女,如果以上三者不能去除,即使每天用牛、羊、猪肉来供养父母,还是不孝。” |
【原文注释】
〔1〕居:平常家居。
〔2〕致:尽。
〔3〕养:赡养,奉养。
〔4〕丑:众。
〔5〕兵:兵器,在此指用兵器相杀戮。
〔6〕日用三牲之养:日,每天。三牲,指猪、牛、羊。古#-666aa;宴会或祭祀时用三牲,称为太牢,是最#guoxue666-com;等级的供奉。日用三牲之养,言给父母每天吃的供给极为丰厚。
扩展阅读
【解读】
这一章是记录孝子事亲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