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原文解释
【原文】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1君子之事上也:君子,指有德行者。事,侍奉。上,此处指君主。,进思尽忠
2进思尽忠:进,指在朝廷为官。思,考虑。尽忠,竭尽对国家的忠诚。,退思补过
3退思补过:退,退职闲居家中。补过,弥补国君与国家大事中的不当之处。,将顺其美
4将顺其美:将,奉行、秉承。顺,顺从。有使动的意思,不仅自己顺从,还要使天下#-666aa;顺从。美,善。,匡救其恶
5匡救其恶:匡,纠正、扶正。救,补救、弥补、制止。。故上下能相亲也
6故上下能相亲也:上,国君。下,臣僚。。诗
7诗:下文引自《诗经 ·小雅·鱼藻之什》。云:‘心乎爱矣,遐
8遐:远。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翻译】
孔子说:“君子奉事明君,在上朝进见君主时,要想着如何尽忠;从朝廷退居在家时,又想着如何来纠正补救君主的过失。对君主的美德善政,要顺从实行;对君主的过失,要扶正过来,让他的恶不要再继续。所以,在上位的君主和在下位的臣子,都能够相互亲爱了。《诗经·小雅·鱼藻之什 》中说:‘臣子忠爱君主之心,虽然不在国君左右,也不觉得遥远,因为效忠君主的志向,一刻也没有忘怀。’”
原文 | 翻译 |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 孔子说:“君子奉事明君,在上朝进见君主时,要想着如何尽忠;从朝廷退居在家时,又想着如何来纠正补救君主的过失。对君主的美德善政,要顺从实行;对君主的过失,要扶正过来,让他的恶不要再继续。所以,在上位的君主和在下位的臣子,都能够相互亲爱了。《诗经·小雅·鱼藻之什 》中说:‘臣子忠爱君主之心,虽然不在国君左右,也不觉得遥远,因为效忠君主的志向,一刻也没有忘怀。’” |
【原文注释】
〔1〕君子之事上也:君子,指有德行者。事,侍奉。上,此处指君主。
〔2〕进思尽忠:进,指在朝廷为官。思,考虑。尽忠,竭尽对国家的忠诚。
〔3〕退思补过:退,退职闲居家中。补过,弥补国君与国家大事中的不当之处。
〔4〕将顺其美:将,奉行、秉承。顺,顺从。有使动的意思,不仅自己顺从,还要使天下#-666aa;顺从。美,善。
〔5〕匡救其恶:匡,纠正、扶正。救,补救、弥补、制止。
〔6〕故上下能相亲也:上,国君。下,臣僚。
〔7〕诗:下文引自《诗经 ·小雅·鱼藻之什》。
〔8〕遐:远。
扩展阅读
【解读】
这一段是说明如何事君,即如何对长上、领导尽忠。所谓移孝作忠,把孝心推移到对国家、#-666aa;民,就是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