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莲亭原文解释
【原文】
白乐天守杭州 [白乐天守杭州: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十月,白居易赴杭州任刺史。他因见西湖淤塞、农田干旱,便修堤蓄水,以利灌溉,造福一方。白居易曾于钱塘门外的石涵桥一带修筑堤坝,被称为“白公堤”,今已不存。今日西湖之白堤原名白沙堤,白居易守杭州时已有,后世简称为白堤,故而常常被误认为是白居易所修之堤。] ,政平讼简。贫民有犯法者,于西湖种树几株;富民有赎罪者,令于西湖开葑田数亩 [葑田:葑乃蔓菁、芜菁等一类植物古称。湖泽若是常年淤塞,水草等植物年久腐化,变为泥土,称作葑田。《宋史·河渠志七》记载:“临安西湖周回三十里,源出于武林泉……至宋以来,稍废不治,水涸草生,渐成葑田。”] 。历任多年,湖葑尽拓,树木成荫。乐天每于此地载妓看山、寻花问柳,居民设像祀之。亭临湖岸,多种青莲,以象公之洁白。右折而北,为缆舟亭,楼船鳞集,高柳长堤,游人至此,买舫入湖者,喧阗如市。东去为玉凫园,湖水一角,僻处城阿,舟楫罕到。寓西湖者,欲避嚣杂,莫于此地为宜。园中有楼,倚窗南望,沙际水明,常见浴凫数百出没波心,此景幽绝。
【翻译】
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时政清明,刑狱诉讼之事亦大大减少。平民百姓若是犯了法,便罚他往西湖种上几棵树;富贵#-666aa;家若是想要赎罪,便叫他到西湖疏通几亩葑田。如此数年,西湖葑田尽数开拓,树木成荫。乐天公便常在玉莲亭旁,携妓登舟,游湖看山,寻花问柳,而杭州的百姓不忘乐天公之#-666ii;德,为其塑像以祭奠。这玉莲亭临近湖岸,四周多种青莲,以象征乐天公的#guoxue666-com;洁。自亭往右,向北而行,又有缆舟亭,此处楼阁画舫云集,一带湖堤,蜿蜒而去,遍植绿柳,游#-666aa;每每至此,必要雇船入湖一游,喧闹宛若市集。往东去乃是玉凫园,据湖水一角,远离城阙喧嚣,舟船罕至。那些寄居西湖之#-666aa;,但凡有意远避尘嚣的,都会选择此处。玉凫园中有一楼阁,倚窗向南望去,湖水沙洲,界限#-666dd;明,更常有那数百只成群的野鸭浮游水上,可谓景致幽然至绝。
原文 | 翻译 |
白乐天守杭州 [白乐天守杭州: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十月,白居易赴杭州任刺史。他因见西湖淤塞、农田干旱,便修堤蓄水,以利灌溉,造福一方。白居易曾于钱塘门外的石涵桥一带修筑堤坝,被称为“白公堤”,今已不存。今日西湖之白堤原名白沙堤,白居易守杭州时已有,后世简称为白堤,故而常常被误认为是白居易所修之堤。] ,政平讼简。贫民有犯法者,于西湖种树几株;富民有赎罪者,令于西湖开葑田数亩 [葑田:葑乃蔓菁、芜菁等一类植物古称。湖泽若是常年淤塞,水草等植物年久腐化,变为泥土,称作葑田。《宋史·河渠志七》记载:“临安西湖周回三十里,源出于武林泉……至宋以来,稍废不治,水涸草生,渐成葑田。”] 。历任多年,湖葑尽拓,树木成荫。乐天每于此地载妓看山、寻花问柳,居民设像祀之。亭临湖岸,多种青莲,以象公之洁白。右折而北,为缆舟亭,楼船鳞集,高柳长堤,游人至此,买舫入湖者,喧阗如市。东去为玉凫园,湖水一角,僻处城阿,舟楫罕到。寓西湖者,欲避嚣杂,莫于此地为宜。园中有楼,倚窗南望,沙际水明,常见浴凫数百出没波心,此景幽绝。 | 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时政清明,刑狱诉讼之事亦大大减少。平民百姓若是犯了法,便罚他往西湖种上几棵树;富贵#-666aa;家若是想要赎罪,便叫他到西湖疏通几亩葑田。如此数年,西湖葑田尽数开拓,树木成荫。乐天公便常在玉莲亭旁,携妓登舟,游湖看山,寻花问柳,而杭州的百姓不忘乐天公之#-666ii;德,为其塑像以祭奠。这玉莲亭临近湖岸,四周多种青莲,以象征乐天公的#guoxue666-com;洁。自亭往右,向北而行,又有缆舟亭,此处楼阁画舫云集,一带湖堤,蜿蜒而去,遍植绿柳,游#-666aa;每每至此,必要雇船入湖一游,喧闹宛若市集。往东去乃是玉凫园,据湖水一角,远离城阙喧嚣,舟船罕至。那些寄居西湖之#-666aa;,但凡有意远避尘嚣的,都会选择此处。玉凫园中有一楼阁,倚窗向南望去,湖水沙洲,界限#-666dd;明,更常有那数百只成群的野鸭浮游水上,可谓景致幽然至绝。 |
扩展阅读
【点评】朱熹在《朱子语类》里嘲笑白居易,称其“诗中凡及富贵处,皆说得口津津地涎出”。
其实,世#-666aa;有几个不对富贵名利“口津津地涎出”呢?白居易不过就是敢做敢说,从不掩饰自己对享乐生活的渴望罢了。所以,他惩罚犯#-666aa;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去西湖边种树开葑,好打造出一个#-666aa;间天堂,不#-666ll;他自己可以携妓赏乐,天下人都可以宴游其间。而对于寻常百姓而言,吃饱穿暖,人生欢愉,便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