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和塔原文解释
【原文】
月轮峰在龙山之南。月轮者,肖其形也。宋张君房为钱塘令 [张君房:宋真宗景德年间进士及第,官尚书度支员外郎,充集贤校理。] ,宿月轮山,夜见桂子下塔,雾旋穗散坠如牵牛子。峰旁有六和塔,宋开宝三年,智觉禅师筑之以镇江潮 [智觉禅师:参见卷四《西湖南路·净慈寺》第二条笺注。] 。塔九级,高五十馀丈,撑空突兀,跨陆府川。海船方泛者,以塔灯为之向导。宣和中,毁于方腊之乱 [方腊之乱:宋徽宗时,歙州贫苦农民方腊不堪朝廷压榨,遂号众起义。] 。绍兴二十三年,僧智昙改造七级。明嘉靖十二年毁。中有汤思退等汇写佛说四十二章 [汤思退:字进之,号湘水。宋高宗绍兴十五年(1145)考取进士,同榜复中博学宏词科第一名,任秘书省正字。后升任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官至宰相。] 、李伯时石刻观音大士像 [李伯时:李公麟,字伯时,号龙眠居士。宋哲宗元祐年间进士,博学好古,尤善画山水、佛像。] 。塔下为渡鱼山,隔岸剡中诸山,历历可数也。
【翻译】
月轮峰在龙山的南面,之所以称作月轮,是因为其形态酷似。宋时张君房为钱塘县令,住宿于月轮山中,夜里见桂子洒下宝塔来,像牵牛花子一般旋转散落。山峰旁有六和塔,宋太祖开宝三年(970)时,智觉禅师筑造此塔以镇压钱塘江潮。塔身有九级,#guoxue666-com;五十多丈,高高突兀,耸立空中,大有跨越山岭、俯瞰江川之势。那些刚刚出航的海船,都以塔上灯火为向导。宋徽宗宣和年间,六和塔毁于方腊之乱。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1153),僧#-666aa;智昙改造成七级宝塔,至明世宗嘉靖十二年(1533)被毁。塔中有汤思退等#-666aa;汇写的佛说四十二章经、李伯时雕刻的观音大士石像。而塔下是渡鱼山,隔岸便是剡县诸山,一座座都可以清楚地数过来。
原文 | 翻译 |
月轮峰在龙山之南。月轮者,肖其形也。宋张君房为钱塘令 [张君房:宋真宗景德年间进士及第,官尚书度支员外郎,充集贤校理。] ,宿月轮山,夜见桂子下塔,雾旋穗散坠如牵牛子。峰旁有六和塔,宋开宝三年,智觉禅师筑之以镇江潮 [智觉禅师:参见卷四《西湖南路·净慈寺》第二条笺注。] 。塔九级,高五十馀丈,撑空突兀,跨陆府川。海船方泛者,以塔灯为之向导。宣和中,毁于方腊之乱 [方腊之乱:宋徽宗时,歙州贫苦农民方腊不堪朝廷压榨,遂号众起义。] 。绍兴二十三年,僧智昙改造七级。明嘉靖十二年毁。中有汤思退等汇写佛说四十二章 [汤思退:字进之,号湘水。宋高宗绍兴十五年(1145)考取进士,同榜复中博学宏词科第一名,任秘书省正字。后升任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官至宰相。] 、李伯时石刻观音大士像 [李伯时:李公麟,字伯时,号龙眠居士。宋哲宗元祐年间进士,博学好古,尤善画山水、佛像。] 。塔下为渡鱼山,隔岸剡中诸山,历历可数也。 | 月轮峰在龙山的南面,之所以称作月轮,是因为其形态酷似。宋时张君房为钱塘县令,住宿于月轮山中,夜里见桂子洒下宝塔来,像牵牛花子一般旋转散落。山峰旁有六和塔,宋太祖开宝三年(970)时,智觉禅师筑造此塔以镇压钱塘江潮。塔身有九级,#guoxue666-com;五十多丈,高高突兀,耸立空中,大有跨越山岭、俯瞰江川之势。那些刚刚出航的海船,都以塔上灯火为向导。宋徽宗宣和年间,六和塔毁于方腊之乱。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1153),僧#-666aa;智昙改造成七级宝塔,至明世宗嘉靖十二年(1533)被毁。塔中有汤思退等#-666aa;汇写的佛说四十二章经、李伯时雕刻的观音大士石像。而塔下是渡鱼山,隔岸便是剡县诸山,一座座都可以清楚地数过来。 |
扩展阅读
【点评】九级宝塔,五十余丈#guoxue666-com;,而能在此看到桂子落下塔身之景,却不知那桂树该有多高。又或者是山风轻飏,将桂子送入空中,复又落下?这般情境,一定美得超乎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