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西京杂记》 » 卷四 > 长鸣鸡

长鸣鸡原文解释

【原文】

成帝时,交趾note-name:交趾1交趾:古代泛指五岭以南地区。初,南越王赵佗置交趾郡,辖境含今南定以北的越南北部地区。汉武帝时又置交趾刺史部,辖境相当于今广东、广西大部和越南顺化以北地区。东汉末年改名交州。越嶲(xī):郡名,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武帝平定西南夷后置,治所在邛都(今四川西昌东南),辖境相当于今云南楚雄、丽江地区以及四川西昌等地区。、越嶲献长鸣鸡 [sup] ,note-name:伺2伺:等候。鸡晨:鸡鸣报晓。《尚书·牧誓》曰:“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鸡晨 [sup] ,即note-name:下3下:关闭。漏:漏壶,也称“刻漏”“漏刻”“壶漏”,古代计时器具,利用滴水多寡来计量时间。形制历代不一,一般都由盛水的漏壶、标有刻度以指示时辰的漏箭、安置漏箭的受水壶等组成。周代时已使用,延用数千年,清以后随着钟表和日晷的普及才逐渐弃用。许慎《说文解字》“水部”曰:“漏,以铜受水,刻节,昼夜百节。”引申意为时刻。漏验之 [sup] ,晷刻note-name:晷刻4晷刻:晷(guǐ)刻,时刻。晷,古代计时器,按照日影的移动以确定时刻。其形制多为圆形石盘,盘心竖立一根铜针,盘面刻印时刻,北#guoxue666-com;南低向阳斜置放于露天,铜针阴影随着太阳的运行而移动,根据针影在刻度上的位置便可确定时间。《晋书·鲁胜传》曰:“立晷测影,准度日月星。”谢国桢《西汉社会生活概述》说:“流传下来的古代计算时间的工具和仪器大约可#-666dd;为三种:一是日晷,二是表,三是铜壶刻漏。前两种是用于白昼,第三种滴漏最宜用于夜晚。……据桓谭《新论》说:‘昼日参以晷业,暮夜参以星宿,财得其正。’可见这三种测日用具是相辅而成的。”无差 [sup] 。鸡长鸣则一食顷不绝,长note-name:距5距:鸡爪,亦专指雄鸡脚掌上部突出如趾的尖骨。《汉书·五行志中之上》曰:“未央殿辂軨中雌鸡化为雄,毛衣变化而不鸣,不将,无距。”颜师古注曰:“距,鸡附足骨,斗时所用刺之。”善斗 [sup] 。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汉成帝时期,交趾郡和越嶲郡进献了一种长鸣鸡,等到长鸣鸡报晓的时候,就关闭漏壶来检验,果然时间一点也不差。鸡长声鸣叫,能持续一顿饭的工夫都不停顿,这种鸡的爪子很长,善于打斗。

原文翻译

成帝时,交趾、越嶲献长鸣鸡 [/sup] ,伺鸡晨 [/sup] ,即下漏验之 [/sup] ,晷刻无差 [/sup] 。鸡长鸣则一食顷不绝,长距善斗 [/sup] 。

汉成帝时期,交趾郡和越嶲郡进献了一种长鸣鸡,等到长鸣鸡报晓的时候,就关闭漏壶来检验,果然时间一点也不差。鸡长声鸣叫,能持续一顿饭的工夫都不停顿,这种鸡的爪子很长,善于打斗。

【原文注释】

〔1〕交趾:古代泛指五岭以南地区。初,南越王赵佗置交趾郡,辖境含今南定以北的越南北部地区。汉武帝时又置交趾刺史部,辖境相当于今广东、广西大部和越南顺化以北地区。东汉末年改名交州。越嶲(xī):郡名,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武帝平定西南夷后置,治所在邛都(今四川西昌东南),辖境相当于今云南楚雄、丽江地区以及四川西昌等地区。

〔2〕:等候。鸡晨:鸡鸣报晓。《尚书·牧誓》曰:“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

〔3〕:关闭。漏:漏壶,也称“刻漏”“漏刻”“壶漏”,古代计时器具,利用滴水多寡来计量时间。形制历代不一,一般都由盛水的漏壶、标有刻度以指示时辰的漏箭、安置漏箭的受水壶等组成。周代时已使用,延用数千年,清以后随着钟表和日晷的普及才逐渐弃用。许慎《说文解字》“水部”曰:“漏,以铜受水,刻节,昼夜百节。”引申意为时刻。

〔4〕晷刻:晷(guǐ)刻,时刻。晷,古代计时器,按照日影的移动以确定时刻。其形制多为圆形石盘,盘心竖立一根铜针,盘面刻印时刻,北#guoxue666-com;南低向阳斜置放于露天,铜针阴影随着太阳的运行而移动,根据针影在刻度上的位置便可确定时间。《晋书·鲁胜传》曰:“立晷测影,准度日月星。”谢国桢《西汉社会生活概述》说:“流传下来的古代计算时间的工具和仪器大约可#-666dd;为三种:一是日晷,二是表,三是铜壶刻漏。前两种是用于白昼,第三种滴漏最宜用于夜晚。……据桓谭《新论》说:‘昼日参以晷业,暮夜参以星宿,财得其正。’可见这三种测日用具是相辅而成的。”

〔5〕:鸡爪,亦专指雄鸡脚掌上部突出如趾的尖骨。《汉书·五行志中之上》曰:“未央殿辂軨中雌鸡化为雄,毛衣变化而不鸣,不将,无距。”颜师古注曰:“距,鸡附足骨,斗时所用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