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西方路幻出新唐 绿玉殿风华天子 第2节
“呵呵,皇帝也眠,宰相也眠,绿玉殿如今变做‘眠仙阁’哩!昨夜我家风流天子,替倾国夫人暖房,摆酒在后园飞翠宫中,酣饮了一夜。
初时取出一面高唐镜 (“镜”字先一现,伏下无数镜。高唐镜为高唐梦作一逗。),叫倾国夫人立在左边,徐夫人立在右边,三人并肩照镜 (句句在宫人口中形容,此绘神家妙手。)。天子又道两位夫人标致,倾国夫人又道陛下标致 (曲尽。)。天子回转头来,便问我辈宫人。当时三四百个贴身宫女,齐声答应:‘果然是绝世郎君 (极力摹写风流天子,正渲染“情”字,妙从宫人口中说出,实处皆虚。)!’天子大悦,便迷着眼儿,饮一大觥 ( ɡōnɡ ) 。酒半酣时,起来看月,天子便开口笑笑,指着月中嫦娥道:‘此是朕的徐夫人。’徐夫人又指着织女、牛郎说:‘此是陛下与倾国夫人。今夜虽是三月初五 (二月吉旦、三月初五,皆跟上“绿春时候”来,是文家线索。),却要预借七夕哩。’天子大悦,又饮一大觥。一个醉天子,面上血红,头儿摇摇,脚儿斜斜,舌儿嗒嗒,不管三七念一,二七十四,一横横在徐夫人的身上。倾国夫人又慌忙坐定,做了一个雪花肉榻,枕了天子的脚跟。又有徐夫人身边一个绣女,忒 ( tuī ) 有情兴,登时摘一朵海木香 [海木香:称木香的植物,菊科的有云木香、川木香等,以根部入药,蔷薇科的则是观赏植物,称木香花。此处海木香,应为木香花的一个品种。] ,嘻嘻而笑,走到徐夫人背后,轻轻插在天子头上,做个醉花天子模样。这等快活,果然人间蓬岛 [蓬岛:即蓬莱仙岛。唐李白《古风》之四八:“但求蓬岛药,岂思农鳸春。”] !
“只是我想将起来,前代做天子的也多,做风流天子的也不少 (暗伏弹词一段。);到如今,宫殿去了,美人去了,皇帝去了 (三“去”字,恻然可思,胜《咏柏梁台》 [《咏柏梁台》:据《史记·平准书》,汉武帝元鼎二年(前115),“作柏梁台,高数十丈。宫室之修,由此日丽”。《文心雕龙·明诗》:“孝武爱文,《柏梁》列韵。”汉武帝与群臣宴饮于柏梁台,歌咏盛世,联句赋诗,句句用韵,创柏梁体。然而后世“咏柏梁台”之诗,往往寄寓朝代兴衰之感,如南北朝鲍照《拟行路难》:“君不见柏梁台,今日丘墟生草莱。君不见阿房宫,寒云泽雉栖其中。歌妓舞女今谁在,高坟垒垒满山隅。”] 。)(三“了”如冷水浇背。)!不要论秦汉六朝,便是我先天子,中年好寻快活,造起珠雨楼台。那个楼台,真造得齐齐整整,上面都是白玉板格子,四边青琐吊窗 [青琐:装饰门窗的青色连环花纹,皇宫之制。] 。北边一个圆霜洞,望见海日出没。下面踏脚板,还是金镶紫香檀 ( tán ) 。一时翠面芙蓉,粉肌梅片,蝉衫麟带,蜀管吴丝,见者无不目艳,闻者无不心动。昨日正宫娘娘叫我往东花园扫地。我在短墙望望,只见一座珠雨楼台,一望荒草,再望云烟;鸳鸯瓦三千片,如今弄成千千片,走龙梁,飞虫栋,十字样架起 (竟是一首杜少陵诗。)。更有一件好笑:日头儿还有半天,井里头,松树边,便移出几灯鬼火。仔细观看,到底不见一个歌童,到底不见一个舞女,只有三两只杜鹃儿在那里一声高,一声低,不绝的啼春雨 (眠仙阁一节极淫艳,此节极萧瑟,空中结撰,当下指点,令读者黯然消魂。)。这等看将起来,天子庶人,同归无有;皇妃村女,共化青尘 [皇妃村女,共化青尘:可以参见唐杜甫《咏怀古迹》其三咏王昭君:“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宫人一段,结穴在此。)!
“旧年正月元宵,有一个松萝道士 [松萝道士:结合小说语境,可以推知松萝道士与男女之情关涉。松萝,又名女萝,寄生松树上,在古典文学中常用于形容伉俪情深。如《诗经·小雅·弁》:“茑与女萝,施于松柏。未见君子,忧心奕奕;既见君子,庶几说怿。”梁萧衍《古意诗》其一:“寄言闺中妾,此心讵能知。不见松萝上,叶落根不移。”唐李白《寄远》其一:“遥知玉窗里,纤手弄云和。奏曲有深意,青松交女萝。”] ,他的说话倒有些悟头。他道我风流天子,喜的是画中人,爱的是图中景 (画中人、图中景,正是梦中说梦。),因此进一幅画图,叫做《骊 ( lí ) 山图》。天子问:‘骊山在否?’道士便道:‘骊山寿短,只有二千年。’天子笑道:‘他有了二千年,也够了。’道士道:‘臣只嫌他不浑成些。土木骊山二百年,口舌骊山四百年,楮 ( chǔ ) 墨骊山五百年,青史骊山九百年,零零碎碎,凑成得二千年!’我这一日当班,正正立在那道士对面,一句一句都听得明白。歇了一年多,前日见个有学问的宫人话起,原来《骊山图》便是那用驱山铎的秦始皇帝坟墓哩 (借驱山铎是一部张本,此伏案。)(驱山铎从无意中点出。《玉堂闲话》:“豫章宜春界钟山,有峡,回环澄澈,深不可测。曾有一渔人,钓得一金锁。引之数百尺,而得一钟,如铎状。举之,声如霹雳,天昼晦,山川震动,山一面崩摧五百余丈,渔人皆沉舟落水。识者曰:‘此秦始皇驱山铎也。’”)!”话罢扫扫,扫罢话话。
行者突然听得“驱山铎”三字,暗想:“山如何驱得?我若有这个铎子,逢着有妖精的高山,预先驱了他去,也落得省些气力。”正要变做一个承值官儿模样,上前问他驱山铎子的根由,忽听得宫中大吹大擂。
(此文须作三段读:前一段,结风流天子一案;中间珠雨楼一段,是托出一部大旨;后骊山一段,伏大圣入镜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