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沿途逢三难】 第2节
那宝杖在空中变成一条八爪金龙,飞腾下来,一把抓住黄风怪,将他使劲摔在山崖上。那黄风怪现出本相,却是一只黄毛貂鼠。悟空笑道:“原来是这么个东西!”说着,举棒就要打。灵吉菩萨拦住他说:“大圣,莫伤他性命。这畜生本是灵山脚下得道的老鼠,因为偷了琉璃盏内的灯油,才成精做了怪!大圣把他交给我,让我带回灵山,交给如来佛祖处置吧。”悟空道:“多谢菩萨相助!”灵吉菩萨呵呵笑道:“不谢,不谢。快解救你师父去吧!”说完,带着黄鼠精,升天而去。
悟空和八戒返回洞里,打死打散小妖,救出了师父唐僧。
师徒三人继续向西赶路,走了半个多月,一条大河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只见眼前波涛汹涌,宽阔的水面卷着黄沙急速地向前涌动,耳旁只听得隆隆的水声。
唐僧道:“徒弟们,这里的水流如此湍急,又没有船只可渡,叫为师如何过去?”悟空说:“师父不要急,待俺前去打探一番。”说着,一下跳到河边。
悟空四下一望,只见河边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流沙河”三个大字。另有一行小字写道:“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漂不起,芦花定底沉。”
八戒搬了块石头,往水里一抛,只听扑通一声,半天没有沉底,便跑回来说:“师父,这水好深哪!”唐僧听了,说:“你们两个,谁驮我过去?”八戒说:“师父你不知道,背一个凡人重如泰山。您还是问问猴哥吧,他的筋斗云打得远!”悟空道:“呆子,少胡说!俺的筋斗云是快些,可是要背着师父,我们两个都得掉进河里去!”
三人正说话间,水面忽然一阵翻腾,闯出一个妖怪来,只见他红发红须,赤着上身,颈上挂一串骷髅头,手持一条铁禅杖,样子十分凶恶。那妖怪一露头,便上来抢唐僧。八戒举起九齿钉耙护住唐僧,和那妖怪斗在一处。
那妖怪力大无穷,吼声如雷,十分凶猛。八戒和他大战了二十几个回合,正难解难分时,悟空赶过来照着那妖怪搂头盖脸地一金箍棒打下去。那妖怪一看不好,赶忙拖着铁禅杖,钻到水下去了。
八戒气呼呼地跑到唐僧面前告状:“师父,你看师兄!本来我再战几个回合就将那妖怪拿住了的,可这猴子心急把妖怪打下了水。这下没法过河了!”
悟空嬉皮笑脸地凑过来说:“八戒,这回是俺老孙心急了点。自从那日被黄风怪迷了眼睛,俺这条铁棒,有半个多月没使唤了。刚才见你打得痛快,俺老孙心里痒痒,就想去帮你一把!”
唐僧劝道:“八戒,你师兄也是一番好意。”八戒撅着嘴说:“这可倒好,那妖怪钻进水里不出来,咱们还怎么过河去!你我倒好办,可以驾云,可师父和白马呢?”
悟空笑道:“八戒,老孙倒有个办法:你下去把妖怪引上来,老孙在岸上等着他,怎样?”八戒说:“你怎么不去?”悟空嬉皮笑脸地说:“不瞒你说,这水里的手段,俺老孙不如你。你不是说自己当年是天蓬元帅,掌管水军么?”
八戒把嘴一撇,说:“那当然,原来你这猴子也有不如人的时候!”悟空笑嘻嘻地说:“好师弟,看在师父的面上,你快去把那妖怪引上来,我等在这里下手!”八戒应允说:“好吧,那我就下去走一趟。”说着,就拖起钉耙下水去。悟空道:“有劳贤弟了!”
下到水中,八戒睁眼一看,眼前一片浑黄的浊水,全是泥沙。八戒顾不得这许多,拨开浑水往河底游去。那妖怪正在水底睡觉,听见动静,翻身坐起,提了铁禅杖就来找八戒算账。八戒也不答话,抡起钉耙便和他打将起来。
八戒和那妖怪打了个平手,谁也胜不了谁。打了一会儿,八戒觉得差不多了,就假装败走。那妖怪跟在后面,紧追不放。两个从水里一直打到岸上。悟空看见,嘻嘻一笑道:“师父,看老孙给他来个‘饿鹰扑食’!”说着,高高一跃,跃到空中,一棒向那妖怪打去。
那妖怪看悟空来势凶猛,哧溜一下,又钻进水里不见了。八戒气得将钉耙一把摔在地上,骂道:“你这猴子,也太性急!老猪费了这许多力气,你等我把他引到岸上来再动手啊!这下可倒好,你自己去吧,我老猪是不管了!”
悟空见他真生气了,赔笑道:“师弟,这次又是俺老孙不对!我知道你辛苦,可是为了师父,你还是再去一趟吧。”八戒鼓着腮帮子不理他。唐僧问道:“悟空,怎么回事?”悟空说:“师父,那妖怪被打滑了,再也不肯出来了!”唐僧急道:“这可如何是好?”
师徒三人正在发愁,只听空中有人喊:“唐长老!”悟空赶紧跳起来,说:“是惠岸行者,你怎么来了?”惠岸行者笑道:“菩萨知道你们师徒有难,命我来收服妖怪!”说着走到岸边,向水下喊道:“沙悟净——”
只见水面一阵翻腾,那妖怪钻了出来,站在水面上向惠岸行者施礼。惠岸行者说:“悟净,菩萨命你在此等候取经人,你怎么反而在此作怪?”那妖怪说:“悟净一直在此等候,取经人却并没有来。”惠岸行者笑道:“谁说没有来?那岸上的便是。还不快去拜见师父!”
那妖怪听了,瞪着眼睛说:“我不去,那个长嘴大耳的,和我斗了半日;旁边那个尖嘴猴脸的是他的帮手,好不厉害!我不去!”惠岸行者道:“和你斗的是猪八戒,旁边的是孙悟空,他们都是唐僧的徒弟,你怕什么?”
那妖怪这才上岸,向唐僧跪倒施礼,说:“弟子沙悟净拜见师父!”唐僧吓了一跳,不解地问惠岸行者道:“他怎么叫我师父?”惠岸行者解释道:“长老莫怕!他原本是天上的卷帘大将,只因失手打翻了琉璃盏,被罚下界来,在这流沙河做了妖怪,后蒙观音菩萨点化,诚意要给你做个徒弟,保你去西天取经的。”
唐僧一听,这才放下心来,道:“悟净,把你颈上的骷髅取下来,为师这里有一串念珠,给你戴上。”然后又取出剃刀,替悟净落了发。沙悟净恢复了本性,胡子也变成黑色。他双手合十,向唐僧行完礼,又拜见了师兄。唐僧说:“你既有了法名,为师再给你取个别名,叫‘沙和尚’,好吗?”悟净道:“多谢师父!”
惠岸行者说:“恭喜你们师徒团聚。这流沙河,我送你们过去!”说着,拿出观音菩萨赐的宝葫芦往空中一扔,宝葫芦立刻变得像小船一般大,浮在水中。悟空扶着唐僧、八戒牵着白马、沙僧挑着行李,都坐进了葫芦里。那葫芦便乘风破浪,一路到了对岸。
惠岸行者收起葫芦,告辞离开了。唐僧师徒四人继续向西赶路。
一天,黎山老母在跟文殊、普贤二位菩萨和南海观音聚会时,说:“前些天我遇到唐僧师徒有难,救了孙悟空那猴子。我看那猪八戒有些不老实,须想个办法试试他们,看他们师徒四人是不是真心,否则难取真经!”
观音听了,点头微笑道:“我倒有个办法……”
这天傍晚,唐僧对徒弟们说:“天色不早,前面有一座庄院,我们前去借宿一晚吧。”八戒附和说:“就是!走了一天,就是人不累,这马也该歇歇腿了。”“还有,这人也饿了,也该化些斋饭了。”沙僧跟他们相处了这些天,已经摸清了八戒的脾气,就跟他开起玩笑来。
师徒四人走到庄院门前,悟空上前去叩打门环。里面传出一个女人的声音:“谁呀?来了!”唐僧说:“徒弟们,你们相貌凶恶,不要吓坏了人家,还是为师来答话吧。”徒弟们听了,就退在一旁。
只听“咯吱”一声,一位四五十岁的半老徐娘开了门,见了他们,问道:“长老们从哪儿来呀?”唐僧上前躬身施礼,答道:“我们师徒四人,从东土大唐而来,途经宝方,想在此借宿一晚。”那妇人说:“我丈夫不在家,本不方便待客。但看长老诚实有礼,就请进来吧。”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