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荀子》 » 君道篇第十二 > 合符节,别契券者,所以为信也;上好权谋,则臣下百吏…+

合符节,别契券者,所以为信也;上好权谋,则臣下百吏诞诈之人乘是而后欺。探筹、投钩者,所以为公也;上好曲私,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偏。衡石称县者,所以为平也;上好覆倾,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险。斗斛敦概者,所以为啧也;上好贪利,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丰取刻与,以无度取于民。故械数者,治之流也,非治之原也;君子者,治之原也。官人守数,君子养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故上好礼义,尚贤使能,无贪利之心,则下亦将綦辞让,致忠信,而谨于臣子矣。如是则虽在小民,不待合符节,别契券而信,不待探筹投钩而公,不待衡石称县而平,不待斗斛敦概而啧。故赏不用而民劝,罚不用而民服,有司不劳而事治,政令不烦而俗美。百姓莫敢不顺上之法,象上之志,而劝上之事,而安乐之矣。故藉敛忘费,事业忘劳,寇难忘死,城郭不待饰而固,兵刃不待陵而劲,敌国不待服而诎,四海之民不待令而一,夫是之谓至平。《诗》曰:“王犹允塞,徐方既来。”此之谓也。原文解释

【原文】

符节note-name:符节1符节:古代的出入关凭证。把写有文字的竹片一#-666dd;为二,双方各持一片,两片#-666ff;起来完全符合,才可通行。,别契券note-name:契券2契券:也是古代的一种凭证,和符节相似。两半相#-666ff;,契合才有效,故叫契券。者,所以为信也;上好权谋,则臣下百吏诞诈之人乘是而后欺。探筹、投钩者,所以为公也;上好曲私,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偏。衡石note-name:衡石3衡石:量度重量器具的通称。衡,秤。石,古代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石。称县者,所以为平也;上好覆倾,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险。斗斛敦概note-name:斗斛敦概4斗斛敦概:斛,古代量器,十斗为一斛。敦,量黍稷的器具,一斗二升为一敦。概,量米时刮平斛斗的木板。者,所以为note-name:啧5啧:通“嫧”,整齐,划一。也;上好贪利,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丰取刻与,以无度取于民。故械数者,治之流也,非治之原也;君子者,治之原也。官人守数,君子养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故上好礼义,尚贤使能,无贪利之心,则下亦将綦辞让,致忠信,而谨于臣子矣。如是则虽在小民,不待合符节,别契券而信,不待探筹投钩而公,不待衡石称县而平,不待斗斛敦概而啧。故赏不用而民劝,罚不用而民服,有司不劳而事治,政令不烦而俗美。百姓莫敢不顺上之法,象上之志,而劝上之事,而安乐之矣。故note-name:藉6藉:进贡。敛:赋税。敛忘费,事业忘劳,寇难忘死,城郭不待饰而固,兵刃不待note-name:陵7陵:通“凌”,冰,引申冷却,淬炼。而劲,敌国不待服而诎,四海之民不待令而一,夫是之谓至平。《诗》曰:“王犹note-name:允8允:真的。塞,note-name:徐9徐:国名。方既来。”此之谓也。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把符节相#-666ff;,辨别契券,是因为要有信用。上位的#-666aa;爱好权谋,臣下百官中诡诈欺骗的#-666aa;会乘机跟着欺骗。抽签,投钩,是因为要公正。上位的#-666aa;爱好偏私,臣下百官就乘机跟着偏私。用衡石称量,是因为要公平。上位的人爱好倾覆一边,臣下百官就会乘机跟随行险。用斗斛敦概,是因为要划一标准。上位的人爱好贪取利益,臣下百官就会乘机跟随多拿少给,以至无限度地由人民身上拿取。所以器械方法,都是治理的支流,不是治理的本源。君子才是治理的本源。官员遵守法则,君子培养本源,本源清澈,支流就清澈,本源混浊,支流就混浊。所以上位的人爱好礼义,崇尚贤能,没有贪图利益的心,在下的百官也会极能辞让,极忠信,而谨慎地做臣子。这样,在平民之中,不必等待符节相#-666ff;和辨别契券就有信用,不必等待抽签投钩而有公正,不必等待衡石称量而有公平,不必等待斗斛敦概而有划一标准。所以君主不用奖赏而人民勤勉,不用刑罚而人民#-666hh;从,官员不用劳力而事情已治理好,政令不必繁琐而风俗自然美好,百姓没有敢于不顺从上位者的法制,百姓跟从上位者的意志,做上位者给予的事情,而感到安乐。所以人民纳税而不觉破费,做成事业而不觉劳累,对抗外来入侵而不怕死。城郭不必等待整饬而坚固,兵刃不必等待磨砺而强劲。敌国不必等待征#-666hh;而顺从,四海人民不必等待政令而统一起来。这就叫作极太平。《诗经 》说:“王道真的充满了,徐国已经来顺从。”就是这个意思。

原文翻译

合符节,别契券者,所以为信也;上好权谋,则臣下百吏诞诈之人乘是而后欺。探筹、投钩者,所以为公也;上好曲私,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偏。衡石称县者,所以为平也;上好覆倾,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险。斗斛敦概者,所以为啧也;上好贪利,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丰取刻与,以无度取于民。故械数者,治之流也,非治之原也;君子者,治之原也。官人守数,君子养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故上好礼义,尚贤使能,无贪利之心,则下亦将綦辞让,致忠信,而谨于臣子矣。如是则虽在小民,不待合符节,别契券而信,不待探筹投钩而公,不待衡石称县而平,不待斗斛敦概而啧。故赏不用而民劝,罚不用而民服,有司不劳而事治,政令不烦而俗美。百姓莫敢不顺上之法,象上之志,而劝上之事,而安乐之矣。故藉敛忘费,事业忘劳,寇难忘死,城郭不待饰而固,兵刃不待陵而劲,敌国不待服而诎,四海之民不待令而一,夫是之谓至平。《诗》曰:“王犹允塞,徐方既来。”此之谓也。

把符节相#-666ff;,辨别契券,是因为要有信用。上位的#-666aa;爱好权谋,臣下百官中诡诈欺骗的#-666aa;会乘机跟着欺骗。抽签,投钩,是因为要公正。上位的#-666aa;爱好偏私,臣下百官就乘机跟着偏私。用衡石称量,是因为要公平。上位的人爱好倾覆一边,臣下百官就会乘机跟随行险。用斗斛敦概,是因为要划一标准。上位的人爱好贪取利益,臣下百官就会乘机跟随多拿少给,以至无限度地由人民身上拿取。所以器械方法,都是治理的支流,不是治理的本源。君子才是治理的本源。官员遵守法则,君子培养本源,本源清澈,支流就清澈,本源混浊,支流就混浊。所以上位的人爱好礼义,崇尚贤能,没有贪图利益的心,在下的百官也会极能辞让,极忠信,而谨慎地做臣子。这样,在平民之中,不必等待符节相#-666ff;和辨别契券就有信用,不必等待抽签投钩而有公正,不必等待衡石称量而有公平,不必等待斗斛敦概而有划一标准。所以君主不用奖赏而人民勤勉,不用刑罚而人民#-666hh;从,官员不用劳力而事情已治理好,政令不必繁琐而风俗自然美好,百姓没有敢于不顺从上位者的法制,百姓跟从上位者的意志,做上位者给予的事情,而感到安乐。所以人民纳税而不觉破费,做成事业而不觉劳累,对抗外来入侵而不怕死。城郭不必等待整饬而坚固,兵刃不必等待磨砺而强劲。敌国不必等待征#-666hh;而顺从,四海人民不必等待政令而统一起来。这就叫作极太平。《诗经 》说:“王道真的充满了,徐国已经来顺从。”就是这个意思。

【原文注释】

〔1〕符节:古代的出入关凭证。把写有文字的竹片一#-666dd;为二,双方各持一片,两片#-666ff;起来完全符合,才可通行。»

〔2〕契券:也是古代的一种凭证,和符节相似。两半相#-666ff;,契合才有效,故叫契券。

〔3〕衡石:量度重量器具的通称。衡,秤。石,古代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石。

〔4〕斗斛敦概:斛,古代量器,十斗为一斛。敦,量黍稷的器具,一斗二升为一敦。概,量米时刮平斛斗的木板。

〔5〕:通“嫧”,整齐,划一。

〔6〕:进贡。敛:赋税。

〔7〕:通“凌”,冰,引申冷却,淬炼。

〔8〕:真的。

〔9〕:国名。

扩展阅读

【解读】

法制法律条文愈细微,表示社会上下官员#-666aa;民的修养愈差。荀子指出,只要有上下一心、极有修养的臣民,不必等待很多条文法则来规定,社会自然就能太平。可见#-666aa;的德行修养比法制更为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