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仪礼》 » 聘礼 > 上介及众介俟于使者之门外+使者载旜,帅以受命于朝+…+

上介及众介俟于使者之门外。使者载旜,帅以受命于朝。君朝服,南乡。卿大夫西面,北上。君使卿进使者。使者入,及众介随入,北面,东上。君揖使者进之。上介立于其左,接闻命。贾人西面坐,启椟,取圭垂缫,不起而授宰。宰执圭,屈缫,自公左授使者。使者受圭同面,垂缫以受命。既述命,同面授上介。上介受圭,屈缫,出授贾人。众介不从。受享束帛加璧,受夫人之聘璋,享玄[生僻字详见原文]束帛加琮,皆如初。遂行,舍于郊,敛旜。原文解释

【原文】

上介及众介俟于使者之门外。使者载旜note-name:载旜1载旜:载,谓载于车。旜是旗的一种。载旜是作为将受命出使的标志。,帅以受命于朝。君朝服,南乡。卿大夫西面,北上。君使卿进使者。使者入,及众介随入,北面,东上。君揖使者进之。上介立于其左,接闻命note-name:接闻命2接闻命:接,犹续。案君之命,使者与上介将同时听到,无所谓接续闻命,之所以说“接”,意在强调使者与上介地位有尊卑,闻命亦当有先后。贾人note-name:贾人3贾人:原为庶#-666aa;,工商业者,后被收在官府,以知掌物价之贵贱。西面坐,启note-name:椟4椟:木匣。取圭垂缫note-name:取圭垂缫5取圭垂缫:圭,玉器名,长条形,下稍阔而上稍窄,顶端作等腰钝角形。圭是受命出使的信物。缫,音zǎo,圭垫,这种圭垫是用木板外包皮革制成(参见第36节),其末端缀有五彩丝带,因此缫也特指这五彩丝带,此处“垂缫”及下文“屈缫”皆是。,不起而授宰。宰执圭,屈缫,自公左授使者。使者受圭同面,垂缫以受命。既述命,同面授上介。上介受圭,屈缫,出授贾人note-name:出授贾人6出授贾人:出,出雉门。贾#-666aa;,此又一贾人,将随使者出行,负责保管圭。。众介不从。受享束帛加璧note-name:受享束帛加璧7受享束帛加璧:案前所受圭为聘问主国之君所用,聘问毕还要进上享礼,即束帛加璧,故曰“既聘又献”。束帛,即玄[img alt="生僻字_古文自编28214号"]/pic/texts/cvwui-i8iwc.png[/img]束帛,下文“玄[img alt="生僻字_古文自编28215号"]/pic/texts/cvwui-i8iwv.png[/img]”亦包此束帛而言。璧,玉器名,圆形,中有圆孔。,受夫人之聘note-name:璋8璋:玉器名,长条形,将圭从中剖#-666dd;为二,其半即为璋形。案璋是聘问夫#-666aa;时所用。,享玄生僻字_古文自编28213号束帛加note-name:琮9琮:玉器名,中有圆孔,旧说琮为八角形。今出土之琮亦有作四方形者。,皆如初。遂行,舍于郊,敛旜。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上介和众介在使者家的大门外等候使者。使者把旜旗插在车上,率领上介和众介到朝中去接受国君的辞命。君穿着朝#-666hh;,在治朝面朝南而立。卿大夫们面朝西而立,以北边为上位。君使卿请使者进来。于是使者进入雉门,众介也随使者进来,进门后都面朝北而立,以东边为上位。君揖请使者进前来。上介站在使者的左边,以便接续使者听取君的辞命。贾#-666aa;在圭椟的西边面朝东坐,打开圭椟,把里面的圭连同圭垫一起取出来,使圭垫末端的丝带垂着,不起身,把圭授给宰。宰拿着圭,把圭垫末端的丝带屈握在手中,先来到君的左边,再从君的左边来到使者的右边,面朝北把圭授给使者。使者同样面朝北从宰手中接过圭,垂下圭垫末端的丝带,听取君的辞命。使者把君所受辞命复述一遍,然后把圭授给和自己同样面朝北而立的上介。上介接受圭,把圭垫末端的丝带屈握在手中,出雉门,把圭授给待在门外的贾#-666aa;。其他众介不随上介出去。使者又接受用作享礼而将加放在玄生僻字_古文自编28216号束帛上献给主君的璧,并接受聘问夫#-666aa;时用的璋,以及用作享礼而将加放在玄生僻字_古文自编28217号束帛上献给主君夫人的琮,礼仪都和接受圭时一样。接着使者一行出发上路,当天住宿在都城郊外。行道中,把旜旗收敛起来。

原文翻译

上介及众介俟于使者之门外。使者载旜,帅以受命于朝。君朝服,南乡。卿大夫西面,北上。君使卿进使者。使者入,及众介随入,北面,东上。君揖使者进之。上介立于其左,接闻命。贾人西面坐,启椟,取圭垂缫,不起而授宰。宰执圭,屈缫,自公左授使者。使者受圭同面,垂缫以受命。既述命,同面授上介。上介受圭,屈缫,出授贾人。众介不从。受享束帛加璧,受夫人之聘璋,享玄生僻字_古文自编28213号束帛加琮,皆如初。遂行,舍于郊,敛旜。

上介和众介在使者家的大门外等候使者。使者把旜旗插在车上,率领上介和众介到朝中去接受国君的辞命。君穿着朝#-666hh;,在治朝面朝南而立。卿大夫们面朝西而立,以北边为上位。君使卿请使者进来。于是使者进入雉门,众介也随使者进来,进门后都面朝北而立,以东边为上位。君揖请使者进前来。上介站在使者的左边,以便接续使者听取君的辞命。贾#-666aa;在圭椟的西边面朝东坐,打开圭椟,把里面的圭连同圭垫一起取出来,使圭垫末端的丝带垂着,不起身,把圭授给宰。宰拿着圭,把圭垫末端的丝带屈握在手中,先来到君的左边,再从君的左边来到使者的右边,面朝北把圭授给使者。使者同样面朝北从宰手中接过圭,垂下圭垫末端的丝带,听取君的辞命。使者把君所受辞命复述一遍,然后把圭授给和自己同样面朝北而立的上介。上介接受圭,把圭垫末端的丝带屈握在手中,出雉门,把圭授给待在门外的贾#-666aa;。其他众介不随上介出去。使者又接受用作享礼而将加放在玄生僻字_古文自编28216号束帛上献给主君的璧,并接受聘问夫#-666aa;时用的璋,以及用作享礼而将加放在玄生僻字_古文自编28217号束帛上献给主君夫人的琮,礼仪都和接受圭时一样。接着使者一行出发上路,当天住宿在都城郊外。行道中,把旜旗收敛起来。

【原文注释】

〔1〕载旜:载,谓载于车。旜是旗的一种。载旜是作为将受命出使的标志。

〔2〕接闻命:接,犹续。案君之命,使者与上介将同时听到,无所谓接续闻命,之所以说“接”,意在强调使者与上介地位有尊卑,闻命亦当有先后。

〔3〕贾人:原为庶#-666aa;,工商业者,后被收在官府,以知掌物价之贵贱。

〔4〕:木匣。

〔5〕取圭垂缫:圭,玉器名,长条形,下稍阔而上稍窄,顶端作等腰钝角形。圭是受命出使的信物。缫,音zǎo,圭垫,这种圭垫是用木板外包皮革制成(参见第36节),其末端缀有五彩丝带,因此缫也特指这五彩丝带,此处“垂缫”及下文“屈缫”皆是。

〔6〕出授贾人:出,出雉门。贾#-666aa;,此又一贾人,将随使者出行,负责保管圭。

〔7〕受享束帛加璧:案前所受圭为聘问主国之君所用,聘问毕还要进上享礼,即束帛加璧,故曰“既聘又献”。束帛,即玄生僻字_古文自编28214号束帛,下文“玄生僻字_古文自编28215号”亦包此束帛而言。璧,玉器名,圆形,中有圆孔。

〔8〕:玉器名,长条形,将圭从中剖#-666dd;为二,其半即为璋形。案璋是聘问夫#-666aa;时所用。

〔9〕:玉器名,中有圆孔,旧说琮为八角形。今出土之琮亦有作四方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