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喻世明言》 > 第十五卷 史弘肇龙虎君臣会

第十五卷 史弘肇龙虎君臣会

倦压鳌头请左符,

笑寻頳尾为西湖。

二三贤守去非远,

六一清风今不孤。

四海共知霜鬓满,

重阳曾插菊花无?

聚星堂上谁先到?

欲傍金尊倒玉壶。

这一首诗,乃宋朝士大夫刘季孙《寄苏子瞻自翰苑出守杭州》诗。原来东坡先生苏学士凡两次到杭州:先一次,神宗皇帝熙宁二年,通判杭州;第二次,元祐年中,知杭州军州事。所以临安府多有东坡古迹诗句。后来南渡过江,文章之士极多。惟有洪内翰才名,可继东坡之作。洪内翰曾编了《夷坚》三十二志,有一代之史才。在孝宗朝,圣眷甚隆。因在禁林,乞守外郡、累次上章,圣上方允,得知越州绍兴府。是时,淳熙年上到任,时遇春天,有首回文诗,做得极好!乃诗人熊元素所作。诗云:

融融日暖乍晴天,

骏马雕鞍绣辔联。

风细落花红衬地,

雨微垂柳绿拖烟,

茸铺草色春江曲,

雪剪花梢玉砌前。

同恨此时良会罕,

空飞巧燕舞翩翩。

若倒转念时,又是一首好诗!

翩翩舞燕巧飞空,

罕会良时此恨同。

前砌玉梢花剪雪,

曲江春色草铺茸。

烟拖绿柳垂微雨,

地衬红花落细风。

联辔绣鞍雕马骏,

天晴乍暖日融融。

这洪内翰遂安排筵席于镇越堂上,请众官宴会。那四司六局祗应供过的人,都在堂下甚次第。当日果献时新,食烹异味。酒至三杯,众妓中有一妓,姓王,名英。这王英以纤纤春笋柔荑,捧着一管缠金丝龙笛,当筵品弄一曲。吹得清音嘹亮,美韵悠扬,众官听之大喜。这洪内翰令左右取文房四宝来,诸妓女供侍于面前,对众官乘兴,一时文不加点,扫一只词,唤作《虞美人》。词云:

忽闻碧玉楼头笛,声透晴空碧。宫、商、角、羽任西东,映我奇观惊起碧潭龙。数声呜咽青霄去,不舍《梁州序》。穿云裂石响无踪,惊动梅花初谢玉玲珑。

洪内翰珠玑满腹,锦绣盈肠,一只曲儿,有甚难处?做了呈众官,众官看罢,皆喜道:“语意清新,果是佳作。”方才夸羡不已,只见一个官员,在众中呵呵大笑,言曰:“学士作此龙笛词,虽然奇妙,此词八句,偷了古人作的杂诗词中各一句也。”洪内翰看那官人,乃孔通判讳德明。洪内翰大惊道:“孔丈既知如此,可望见教否?”孔通判乃就筵上,从头一一解之。

第一句道:“忽闻碧玉楼头笛。”偷了张紫微作《道隐》诗中第四句。诗道:

试问清轩可煞青,

霜天孤月照蓬瀛。

广寒宫里琴三弄,

碧玉楼头笛一声。

金井辘轳秋水冷,

石床茅舍暮云清。

夜来忽作瑶池梦,

十二阑干独步行。

第二句道:“声透晴空碧。”偷了骆解元作《王娇姿唱词》中第三句。诗道:

谢氏筵中闻雅唱,

何人隔幕在帘帷?

一声点破晴空碧,

遏住行云不敢飞。

第三句道:“宫、商、角、羽任西东。”偷了曹仙姑作《风响》诗中第二句。诗道:

碾玉悬丝挂碧空,

宫、商、角、羽任西东。

依稀似曲才堪听,

又被风吹别调中。

第四句道:“映我奇观惊起碧潭龙。”偷了东坡作《橹》诗中第三、第四句。诗道:

伊轧江心激箭冲,

天涯无际去无踪。

遥遥映我奇观处,

料应惊起碧潭龙。

过处第五句道:“数声呜咽青霄去。”偷了朱淑真作《雁》诗中第四句。诗道:

伤怀遣我肠千缕,

征雁南来无定据。

嘹嘹呖呖自孤飞,

数声呜咽青霄去。

第六句道:“不舍《梁州序》。”偷了秦少游作《歌舞》诗中第四句。诗道:

纤腰如舞态,歌韵如莺语。

似锦罩厅前,不舍《梁州序》。

第七句道:“穿云裂石响无踪。”偷了刘两府作《水底火炮》诗中第三句。诗道:

一激轰然如霹雳,

万波鼓动鱼龙息。

穿云裂石响无踪,

却虏驱邪归正直。

临了第八句道:“惊动梅花初谢玉玲珑。”偷了士人刘改之来谒见婺州陈侍郎作《元宵望江南》词中第四句。词道:

元宵景,天气正融融。柳线正垂金落索,梅花初谢玉玲珑。明月映高空。贤太守,欢乐与民同。箫鼓聒残灯火市,轮蹄踏破广寒宫。良夜莫匆匆。

孔通判从头解说罢,洪内翰大喜!众官称叹道:“奇哉!奇哉!”洪内翰教左右别办一劝。劝罢,与孔通判道:“适间门下解说得甚妙,甚妙!欲求公作《龙笛》词一首,永为珍赐。”孔通判相谢罢,遂作一词,唤作《水调歌头》。词云:

玉人揎皓腕,纤手映朱唇。龙吟越调孤喷,清浊最堪听。欲度宁王一曲,莫学桓伊三弄,听答兀中丁。忆昔知音客,鉴别在柯亭。至更深,宜月朗,称疏星。天高气爽,霜重水绿与山青。幸遇良宵佳景,轰起一声蕲州,耳畔觉泠泠。裂石穿云去,万鬼尽潜形。

兀的正是:

高才得见高才客,

不枉留传纪好音。

说话的,你因甚的,头回说这“八难龙笛词”?自家今日不说别的,说两个客人,将一对龙笛蕲材,来东峰东岱岳烧献。只因烧这蕲材,却教郑州奉宁军一个上厅行首,有分做两国夫人,嫁一个好汉,后来为当朝四镇令公,名标青史。直到如今,做几回花锦似话说。这未发迹的好汉,却姓甚名谁?怎地发迹变泰?直教:

纵横宇宙三千里,

威镇华夷四百州。

有一诗,单道五代兴亡。诗云

自从唐季坠朝纲,

天下生灵被扰攘。

社稷安危悬卒伍,

朝廷轻重系藩方。

深冬寒木固不脱,

未旦小星犹有光。

五十三年更五姓,

始知迅扫待真王。

却说是五代唐朝里,有两个客人:王一太,王二太,乃兄弟两人。获得一对蕲州出的龙笛材,不曾开成笛。天生奇异,根似龙头之状,世所无者。特地将来兖州奉符县东峰东岱岳殿下火池内烧献。烧罢,圣帝赐与炳灵公。炳灵公遂令康、张二圣前去郑州奉宁军,唤开笛阎招亮来。康、张二圣领命,即时到郑州,变做两个凡人,径来见阎招亮。这阎招亮正在门前开笛,只见两个人来相揖。作揖罢,道:“一个官员,有两管龙笛蕲材,欲请待诏便去开则个。这官员急性,开毕重重酬谢,便等同去。”阎招亮即时收拾了作仗,厮赶二人来。顷刻间,到一个所在。阎招亮抬头看时,只见牌上写道:“东峰东岱岳。”但见:

群山之祖,五岳为尊。上有三十八盘,中有七十二司。水帘映日,天柱插空。九间大殿,瑞光罩碧瓦凝烟。四面高峰,偃仰见金龙吐雾。竹林寺有影无形,看日山藏真隐圣。

阎招亮理会不下。康、张二圣相引去,参拜了炳灵公。将至一阁子内,已安蕲材在桌上,教阎招亮就此开笛。分付道:“此乃阴间,汝不可远去。倘行远失路,难以回归。”分付毕,二圣自去。

招亮片时开成龙笛。吹其声,清幽可爱。等半晌,不见康、张二圣来。招亮默思量起:“既到此间,不去看些所在,也须可惜。”遂出阁子来。行不甚远,见一座殿宇,招亮走至廊下,听得静鞭声急,遂去窗缝里偷眼看时,只见: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