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曾国藩家书》 > 道光二十五年十一月二十日 禀父母·拟为六弟纳监

道光二十五年十一月二十日 禀父母·拟为六弟纳监原文解释

原文(一)

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

翻译(一)

儿子国藩跪禀父母亲大#-666aa;万福金安:

原文(二)

男头上疮癣至今末愈,近日每天洗二次,夜洗药水,早洗开水,本无大毒,或可因勤洗而好。闻四弟言,家中连年生热毒者八人,并男共九人,恐祖坟有不洁净处,望时时打扫,但不可妄为动土,致惊幽灵。四弟、六弟及儿妇、孙男女等皆平安。

翻译(二)

儿子头上疮癣至今没好,近日每天洗两次头,晚上用药水洗,早上用开水洗,本来没有大毒,也许勤洗就能治好。听四弟说,家里连年生热毒的有八个,加上儿子#-666cc;九个,恐怕祖坟有不洁净的地方,希望时时打扫,但不可妄动土,以致惊吓了幽灵。四弟、六弟及儿媳妇、孙男女等都平安。

原文(三)

男近与同年会课作赋,每日看书如常,饮食起居如故。四弟课纪泽读,师徒皆有课程。六弟文章极好,似明年纳监下场,但现无银,不知张罗得就否。

翻译(三)

儿子近来与同年会课作赋,每天坚持看书,饮食起居也正常。四弟教纪泽读书,师生都有规定的课程。六弟文章极好,准备明年纳监下场,但现在还没有纳监的钱,不知张罗好了没有?

原文(四)

同乡唐镜海先生已告病,明春即将回南。所著《国朝学案》一书,系男约同人代为发刻,其刻价则系耦庚先生所出。前门内有义塾,每年延师八人,教贫户子弟三百余人,昨首事杜姓已死,男约同人接管其事,亦系集腋成裘 [[集腋成裘:比喻积少而成多,合众力以成一本。]] ,男花费亦无几。

翻译(四)

同乡唐镇海先生已告了病假,明年春天回湖南。他所著《国朝学案》一书,是儿子约了些#-666aa;同为发刻的,刻版的钱是耦庚先生出的。前门里有义塾,每年请老师八个,教贫困户子弟三百多#-666aa;,昨天义塾的首事杜某死了,儿子约了些#-666aa;接管他的事,也是集腋成裘,儿子没有花费多少。

原文(五)

纪泽虽从四弟读书,而李竹屋先生尚在男宅住,渠颇思南归,但未定计耳。

翻译(五)

纪泽虽从四弟读书,而李竹屋先生还住在儿子家里,他很想回湖南,但还没有最后决定。

原文(六)

诰封二轴,今年不能用玺,明年及可寄回。萧辛五已寄鹿胶一片、阿胶半斤与他。家中若须鹿胶、阿胶,望付信来京,以便觅寄。男谨禀。

翻译(六)

皇上的诰封两轴,今年不能用玺,明年才可寄回。萧辛五已寄鹿胶一片、阿胶半斤与他。家中如须阿胶、鹿胶,请写信来,以便找便#-666aa;带寄。儿子谨禀。

原文翻译

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

儿子国藩跪禀父母亲大#-666aa;万福金安:

男头上疮癣至今末愈,近日每天洗二次,夜洗药水,早洗开水,本无大毒,或可因勤洗而好。闻四弟言,家中连年生热毒者八人,并男共九人,恐祖坟有不洁净处,望时时打扫,但不可妄为动土,致惊幽灵。四弟、六弟及儿妇、孙男女等皆平安。

儿子头上疮癣至今没好,近日每天洗两次头,晚上用药水洗,早上用开水洗,本来没有大毒,也许勤洗就能治好。听四弟说,家里连年生热毒的有八个,加上儿子#-666cc;九个,恐怕祖坟有不洁净的地方,希望时时打扫,但不可妄动土,以致惊吓了幽灵。四弟、六弟及儿媳妇、孙男女等都平安。

男近与同年会课作赋,每日看书如常,饮食起居如故。四弟课纪泽读,师徒皆有课程。六弟文章极好,似明年纳监下场,但现无银,不知张罗得就否。

儿子近来与同年会课作赋,每天坚持看书,饮食起居也正常。四弟教纪泽读书,师生都有规定的课程。六弟文章极好,准备明年纳监下场,但现在还没有纳监的钱,不知张罗好了没有?

同乡唐镜海先生已告病,明春即将回南。所著《国朝学案》一书,系男约同人代为发刻,其刻价则系耦庚先生所出。前门内有义塾,每年延师八人,教贫户子弟三百余人,昨首事杜姓已死,男约同人接管其事,亦系集腋成裘 [[集腋成裘:比喻积少而成多,合众力以成一本。]] ,男花费亦无几。

同乡唐镇海先生已告了病假,明年春天回湖南。他所著《国朝学案》一书,是儿子约了些#-666aa;同为发刻的,刻版的钱是耦庚先生出的。前门里有义塾,每年请老师八个,教贫困户子弟三百多#-666aa;,昨天义塾的首事杜某死了,儿子约了些#-666aa;接管他的事,也是集腋成裘,儿子没有花费多少。

纪泽虽从四弟读书,而李竹屋先生尚在男宅住,渠颇思南归,但未定计耳。

纪泽虽从四弟读书,而李竹屋先生还住在儿子家里,他很想回湖南,但还没有最后决定。

诰封二轴,今年不能用玺,明年及可寄回。萧辛五已寄鹿胶一片、阿胶半斤与他。家中若须鹿胶、阿胶,望付信来京,以便觅寄。男谨禀。

皇上的诰封两轴,今年不能用玺,明年才可寄回。萧辛五已寄鹿胶一片、阿胶半斤与他。家中如须阿胶、鹿胶,请写信来,以便找便#-666aa;带寄。儿子谨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