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中草药大全》 » 种类 » 根茎类 > 天葵子

天葵子

全拼: Tiankuizi

〖别名〗

紫背天葵子,地丁子,天葵根。

〖来源〗

毛茛科植物天葵Semiaquilegia adoxoides(DC.)Makino的干燥块根。

〖植物形态〗

多年生小草本,#guoxue666-com;10~30cm。块根外皮棕黑色。茎直立,1~3条,上部有#-666dd;枝,被稀疏白色柔毛。基生叶为三出复叶;叶柄基部扩大呈鞘状;叶片轮廓卵圆形或肾形;小叶扇状菱形或倒卵状菱形,3深裂,深裂片又作2~3圆齿状缺刻裂,两面无毛,下面常带紫色;茎生叶较小,互生,叶柄较短。单歧或二歧聚伞花序,花梗被白色细柔毛;苞片、小苞片叶状,3裂或不裂;花两性,小,直径4~6mm;萼片5,花瓣状,狭椭圆形,白色,常带淡紫色,先端圆钝;花瓣5,匙形,先端近截形,基部凸起呈囊状;雄蕊8~14,花丝下部变宽,花药宽椭圆形,黄色;退化雄蕊2,线状披针形,位于雄蕊内侧,白色膜质,与花丝近等长;心皮3~4,花柱短,先端向外反卷,无毛。蓇葖果3~4,表面具横向脉纹,先端有小细缘。种子多数,卵状椭圆形,黑褐色,表面有小瘤状突起。花期3~4月,果期4~5月。

〖生境#-666dd;布〗

生于疏林下、草丛、沟边路旁或山谷地较阴处。#-666dd;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

〖采制〗

夏初采挖,洗净,干燥,除去须根。

〖药材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短柱状、纺锤状或块状,略弯曲,长1~3cm,直径0.5~1cm。表面暗褐色至灰黑色,具不规则的皱纹及须根或须根痕。顶端常有茎叶残基,外被数层黄褐色鞘状鳞片。质较软,易折断,断面皮部类白色,木部黄白色或黄棕色,略呈放射状。气微,味甘、微苦辛。

〖化学成分〗

本品含槲皮素、苹果酸、绿原酸、乌头酸、七叶内酯、琥珀酸等。

〖性味归经〗

甘、苦,寒。归肝、胃经。

#-666ii;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肿疔疮,乳痈,瘰疬,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

#-666hh;:煎汤,3~9g;或研末,1.5~3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捣汁点眼。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666mm;#-666hh;

〖附方〗

治胃热气痛:天葵子6g,捣烂或嚼烂,开水吞#-666hh;。(《贵阳民间药草》)

治肺痨:天葵子120g,放在1只大猪肚子内,煮烂去渣,连吃3只。(《贵阳民间药草》)

治腰酸痛:紫背天葵块根13个(或大块根),捣烂外敷或吞服。(《浙江民间草药》)

治瘰疬,乳癌:天葵子块根1.5g,加象贝6~9g,煅牡蛎9~12g,甘草3g,同煎服数次。(《浙江民间草药》)

治肠粘连:天葵子15g,猪瘦肉60g。水炖至肉烂,食肉喝汤。(《安徽中医药》)

天葵子插图天葵子插图

下一篇:天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