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中草药大全》 » 种类 » 根茎类 > 两面针

两面针

全拼: Liangmianzhen

〖别名〗

入地金牛,两边针,山椒,出山虎。

〖来源〗

芸香科植物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Roxb.)DC.的干燥根。

〖植物形态〗

常绿木质藤本,#guoxue666-com;1~2m。幼枝、叶轴背面和小叶两面中脉上都有钩状皮刺。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叶柄较着生在叶轴最下端的小叶片短;小叶柄长1~4mm;小叶3~11,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4~11cm,宽2.5~6cm,先端钝或短尾状,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近全缘或有疏离的圆锯齿,无毛,革质而有光泽。伞房状圆锥花序,腋生,长2~8cm;花柄长1~2mm,萼片4,宽卵形,长不及1mm;花瓣4,卵状长圆形,长约2mm;雄花的雄蕊4,药隔先端有短的突尖体,退化心皮先端常为4叉裂;雌花的退化雄蕊极短小,心皮4。成熟心皮1~4,紫红色,干时表面皱褶。蓇葖果成熟时紫红色,有粗大腺点。种子卵圆形,直径5~6mm,黑色光亮。花期3~4月,果期9~10月。

〖生境#-666dd;布〗

生于低丘陵地灌木丛中、路旁等向阳地。#-666dd;布于浙江、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

〖采制〗

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片或段,晒干。

〖药材性状〗

本品为厚片或圆柱形短段,长2~20cm,厚0.5~6cm。表面淡棕黄色或淡黄色、有鲜黄色或黄褐色类圆形皮孔样斑痕。切面较光滑,皮部淡棕色,木部淡黄色,可见同心性环纹和密集的小孔。质坚硬。气微香,味辛辣麻舌 而苦。

〖化学成#-666dd;

本品主要含氯化两面针碱、光叶花椒碱、白屈菜红碱、异崖椒定碱、氯化光叶花椒碱等成分。

〖药理〗

有镇静、镇痛、解痉作用;诱发僵住症;强心,抗癌,抗菌,局部麻醉等。

〖性味归经〗

苦、辛、平;有小毒。归胃、肝经。

#-666ii;能主治〗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祛风通络,解毒消肿。用于跌扑损伤,胃痛,牙痛,风湿痹痛,毒蛇咬伤;外治烧烫伤。

〖用法用量〗

#-666hh;:煎汤,4.5~9g;研末,1.5~3g;或浸酒。外用:适量,煎水洗,或含漱;或鲜品捣敷。

【使用注意】

不能过量#-666hh;用;忌与酸味食物同#-666hh;。孕妇#-666mm;用。

〖附方〗

治风湿关节痛:两面针根15g,肖梵天花根30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治跌打损伤:两面针鲜根30g,鲜朱砂根15g,猪蹄1只。酌加酒水炖服。(《福建药物志》)

治胃、十二指肠溃疡:两面针根15g,金豆根、石仙桃各30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治胆道蛔虫症:柘树、两面针、十大#-666ii;劳根各15g。水煎服。(《福建中草药处方》)

治肋间#-666nn;经痛:两面针根、土丁桂各15g,盐肤木、黄皮根各30g。水煎服。(《福建中草药处方》)

治痢疾:两面针根15g,火炭母全草30g,番石榴叶30g,旱莲草20g。水煎服,每日1剂。(《壮族民间用药选编》)

治龋齿痛:两面针根皮研粉,置痛处;或用根3~9g,水煎含漱。(《广西本草选编》)

治毒蛇咬伤:两面针鲜根30g,水煎服;另用鲜根磨酒外敷。(《福建中 草药》)

两面针插图两面针插图

下一篇: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