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中草药大全》 » 种类 » 根茎类 > 南板蓝根

南板蓝根

全拼: Nanbanlangen

〖别名〗

土板蓝根,蓝靛根,板蓝根。

〖来源〗

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Nees)Bremek.的干燥根茎和根。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guoxue666-com;30~70cm。干时茎叶呈蓝色或墨绿色。根茎粗壮,断面呈蓝色。地上茎基部稍木质化。略带方形,稍#-666dd;枝,节膨大,幼时被褐色微毛。叶对生;叶片倒卵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先端急尖,微钝头,基部渐狭细,边缘有浅锯齿或波状齿或全缘,上面无毛,有稠密狭细的钟乳线条,下面幼时脉上稍生褐色微软毛,侧脉5~6对。花无梗,成疏生的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苞片叶状,狭倒卵形,早落;花萼裂片5,条形,通常一片较大,呈匙形,无毛;花冠漏斗状,淡紫色,5裂近相等,先端微凹;雄蕊4,2强,花粉椭圆形,有带条,带条上具两条波形的脊;子房上位,花柱细长。蒴果为稍狭的匙形,长1.5~2cm。种子4颗,有微毛。花期6~10月,果期7~11月。

〖生境#-666dd;布〗

生于山地、林缘潮湿的地方,野生或栽培。#-666dd;布于江苏、浙江、福建、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采制〗

夏、秋二季采挖,除去地上茎,洗净,晒干。

〖药材性状〗

根茎及根全长10~30cm,根茎长5~10cm。根茎圆柱形,多弯曲,有时分叉,直径2~6mm;上部常具短地上茎,有时分枝。表面灰褐色,节膨大,节处着生细长而略弯曲的根,表面有细皱纹。茎及根茎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略呈纤维状,中央有髓,较大。根质稍柔韧。气弱,味淡。

〖化学成分〗

本品含大黄酚、靛苷、靛玉红羽扇豆酮、羽扇豆醇、白桦脂醇、β-谷固醇等成分。

〖性味归经〗

苦,寒。归心、胃经。

#-666ii;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用于温疫时毒,发热咽痛,温毒发斑,丹毒。

〖用法用量〗

#-666hh;:煎汤,15~30g,大剂量可用至60~12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无实火热毒者慎#-666hh;

〖附方〗

治流行性腮腺炎:南板蓝根30g,或配金银花、蒲公英各15g,水煎#-666hh;;外用鲜马蓝叶捣敷。(《浙南本草新编》)

治喉痛:南板蓝根30g,开喉箭30g,山豆根30g,马勃9g。煎水服。(《重庆草药》)

预防小儿喘憋性肺炎:南板蓝根、金银花、一枝黄花,4~7岁各用4.5g,3岁以下各用3g。水煎,每日分3~4次服。(《浙南本草新编》)

治夏季微热,经久不退:南板蓝根30g,柴胡9g,体虚者加北沙参或孩儿参9g。水煎。每日1剂,连服7~10天。(《浙南本草新编》)

治热毒疮:南板蓝根30g,银花藤30g,蒲公英30g,土茯苓15g。炖肉服。(《重庆草药》)

南板蓝根插图南板蓝根插图

下一篇:茜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