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中草药大全》 » 种类 » 根茎类 > 莪术

莪术

全拼: Ezhu

〖别名〗

蒁药,青姜,羌七,黑心姜,广术。

〖来源〗

为姜科植物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S.G.Lee et C.F.Liang的干燥根茎。

〖植物形态〗

广西莪术:多年生草本。#guoxue666-com;50~110cm。主根茎卵圆形,侧根茎指状,断面白色或微黄色。须根末端常膨大成纺锤形块根,断面白色。叶基生,叶柄为叶片长度的1/4,被短柔毛;叶鞘长10~33cm,被短柔毛;叶2~5片,直立,叶片长椭圆形,长14~39cm,宽4.5~7(~9.5cm),先端短尖至渐尖,基部渐狭,下延,两面密被粗柔毛。穗状花序从根茎中抽出,圆柱形,先叶或与叶同时抽出,长约15cm,直径约7cm。花序下的苞片阔卵形,淡绿色,上部的苞片长圆形,淡红色;花萼白色,长约1cm,一侧裂至中部,先端有3钝齿;花冠近漏斗状,长2~2.5cm,花瓣3,粉红色,长圆形,后方的1片较宽,先端略成兜状;侧生退化雄蕊花瓣状,淡黄色,唇瓣近圆形,淡黄色,先端3浅圆裂,花药基部有距;子房被长柔毛,花柱丝状,柱头头状,有毛。花期5~7月。

〖生境#-666dd;布〗

栽培或野生于山坡草丛及灌木丛中。#-666dd;布于广西。

〖采制〗

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洗净,蒸或煮至透心,晒干或低温干燥后除去须根和杂质。

〖药材性状〗

根茎类圆形、卵圆形或长卵形,顶端钝尖,基部钝圆,长3.5~6.5cm,直径2~4.5cm。表面土黄色或土棕色,环节明显或不见,有点状须根痕,两侧各有1列下陷的芽痕和侧生根茎痕,侧生根茎痕较大,位于下部。质坚重,断面棕绿或棕黄色,内皮层环纹黄白色。皮层易与中柱#-666dd;离,可见条状或点状维管束。气香,味微苦、辛。

〖化学成分〗

本品主要含挥发油、黄酮类、萜类等化学成分。主要有莪术呋喃烯酮、莪术醇、龙脑、大牻牛儿酮、樟脑、姜黄烯、姜黄酮、莪术二酮、桂莪术内酯、胡萝卜苷、β-谷固醇、棕榈酸等成分。

〖药理〗

具有抗肿瘤、抗菌、升高白细胞、活血化瘀的作用;对胃肠平滑肌低浓度紧张、高浓度舒张;具有保肝作用;对急性肾#-666ii;能衰竭有改善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具有抗炎等作用。

〖性味归经〗

辛、苦,温。归肝、脾经。

#-666ii;能主治〗

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用于癥瘕痞块,#-666ee;痹心痛,食积胀痛。

〖用法用量〗

#-666hh;: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末调敷。行气止痛多生用,破血祛瘀宜醋妙。

【使用注意】

月经过多及孕妇#-666mm;#-666hh;

〖附方〗

治吞酸吐酸:莪术30g,川黄连15g(吴茱萸15g同煮,去吴茱萸)。水煎#-666hh;。(《丹溪心法》)

治妇#-666aa;血积血块,经闭:莪术、三棱各30g,熟大黄30g。丸如绿豆大,每服一二十丸,白汤下。(《慎斋遗书》)

治妇#-666aa;血气攻心,痛不可忍并走注:莪术(油煎乘熟切片)15g,玄胡索0.3g。上为细末。每服1.5g,食前淡醋汤调下。(《鸡峰普济方》玄胡索散)

治伤扑疼痛:莪术、白僵蚕、苏木各30g,没药15g。为末。每服6g,水煎温服,日三五服。(《博济方》蓬莪散)

治漆疮:以莪术、贯众煎汤洗之。(《普济方》)

莪术插图莪术插图

下一篇:夏天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