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中草药大全》 » 种类 » 果实种子类 > 吴茱萸

吴茱萸

全拼: Wuzhuyu

〖别名〗

食茱萸,吴萸,茶辣,漆辣子。

〖来源〗

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uodia rutaecarpa(Juss.)Benth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植物形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guoxue666-com;3~10m。树皮青灰褐色。幼枝紫褐色,有细小圆形的皮孔;幼枝、叶轴及花轴均被锈色绒毛。奇数羽状复叶对生,连叶柄长20~40cm,叶柄长4~8cm,小叶柄长2~5mm;小叶5~9,椭圆形至卵形,长5.5~15cm,宽3~7cm,先端骤狭成短尖,基部楔形至广楔形或圆形,全缘或有不明显的钝锯齿,侧脉不明显,两面均被淡黄褐色长柔毛,脉上尤多,有明显的油点,厚纸质或纸质。雌雄异株,聚伞圆锥花序,顶生;花轴粗壮,密被黄褐色长柔毛,花轴基部有小叶片状的狭小对生苞片2枚;萼片5,广卵形,长约l~2mm,被短柔毛;花瓣5,白色,长圆形,长4~6mm;雌花的花瓣较雄花瓣大。果实扁球形,成熟时裂开成5个果瓣,呈蓇葖果状,紫红色,表面有粗大油腺点,每#-666dd;果有种子1个,黑色,有光泽。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生境#-666dd;布〗

生长于低海拔向阳的疏林下或林缘旷地。#-666dd;布于陕西、甘肃、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采制〗

8~11月果实尚未开裂时,剪下果枝,晒干或低温干燥,除去枝、叶、果梗等杂质。

〖药材性状〗

本品呈球形或略呈五角状扁球形,直径2~5mm。表面暗黄绿色至褐色,粗糙,有多数点状突起或凹下的油点。顶端有五角星状的裂隙,基部残留被有黄色茸毛的果梗。质硬而脆,横切面可见子房5室,每室有淡黄色种子1粒。气芳香浓郁,味辛辣而苦。

〖化学成分〗

本品含柠檬苦素、吴茱萸烯、吴茱萸酰胺、吴茱萸碱、吴茱萸啶酮、去甲基吴茱萸酰胺、吴茱萸苦素等成分。

〖药理〗

抗胃溃疡;抑制胃自发活动,抑制小鼠墨汁胃肠推进运动;保肝利胆;抑制中枢#-666nn;经系统;改善心血管系统#-666ii;能;抗血栓;抑菌和杀虫;有细胞毒作用;抗缺氧;利尿。

〖性味归经〗

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

#-666ii;能主治〗

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

〖用法用量〗

#-666hh;:煎汤,1.5~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止呕,黄连水炒;治疝,盐水炒。

【使用注意】

不宜多#-666hh;#-666hh;,无寒湿滞气及阴虚火旺者#-666mm;服。

〖附方〗

治呕吐涎沫,头痛及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洗)一升,#-666aa;参90g,生姜(切)180g,大枣(擘)十二枚。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666ff;,日三服。(《伤寒论》吴茱萸汤)

治蛔心痛:吴茱萸(水浸一宿,焙干炒)15g,鹤虱(微炒)45g。上为细散。每服6g,空心温酒调下。(《普济方》吴茱萸散)

治牙齿疼痛:吴茱萸煎酒,含漱之。(《食疗本草》)

治口疮:吴茱萸末,醋调涂足心。亦治咽喉作痛。(《濒湖集简方》)

吴茱萸插图吴茱萸插图

下一篇:芸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