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中草药大全》 » 种类 » 果实种子类 > 胡椒

胡椒

全拼: Hujiao

〖别名〗

味履支、浮椒、玉椒。

〖来源〗

胡椒科植物胡椒Piper nigrumL.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实。

〖植物形态〗

攀援状藤本,长达5m。节显著膨大,常生须根。叶互生;叶柄长1~2cm;叶片厚革质,阔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9~15cm,宽5~9cm,先端短尖,基部圆,常稍偏斜,叶脉5~7条,最上1对离基1.5~3.5cm从中脉发出,其余为基出。花通常单性,雌雄同株,少有杂性,无花被;穗状花序与叶对生,比叶短或近等长;总花梗与叶柄近等长;苞片匙状长圆形,长3~3.5mm,下部贴生于花序轴上,上部呈浅杯状;雄蕊2,花药肾形,花丝粗短;子房球形,柱头3~4,稀5。浆果球形,直径3~6mm,成熟时红色,未成熟时干后变黑色。花期6~10月。

〖生境#-666dd;布〗

原产东南亚,现广植于热带地区。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有栽培。

〖采制〗

秋末至次春果实呈暗绿色时采收,晒干,为黑胡椒;果实变红时采收,用水浸渍数日,擦去果肉,晒干,为白胡椒。

〖药材性状〗

1.黑胡椒:呈球形,直径3.5~5mm。表面黑褐色,具隆起网状皱纹,顶端有细小花柱残迹,基部有自果轴脱落的斑痕。质硬,外果皮可剥离,内果皮灰白色或淡黄色。断面黄白色,粉性,中有小空隙。气芳香,味辛辣。

2.白胡椒:表面灰白色或淡黄白色,平滑,顶端与基部间有多数浅色线状 条纹。

〖化学成#-666dd;

本品含二氢胡椒酰胺、胡椒酰胺、胡椒亭碱、胡椒碱、次胡椒酰胺、隐品酮、二氢香苇醇等成#-666dd;

〖药理〗

抑制中枢#-666nn;经系统;促进胆汁分泌;抗炎。

〖性味归经〗

辛,热。归胃、大肠经。

#-666ii;能主治〗

温中散寒,下气,消痰。用于胃寒呕吐,腹痛泄泻,食欲不振,癫痫痰多。

〖用法用量〗

#-666hh;;煎汤,1~3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置膏药内外贴。

【使用注意】

热病及阴虚有火者#-666mm;#-666hh;,孕妇慎#-666hh;

〖附方〗

治阴囊湿疹:胡椒10粒。研成粉,加水煮沸,外洗患处,每日2次。(《中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治阴痒生疮:胡椒15g,紫梢花30g。上为粗末,水煎浴洗。(《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治蜈蚣咬伤:取胡椒嚼封之,即不痛。(《纲目》引《多能鄙事》)

治泄泻:胡椒为末,姜汁调敷脐上。(《幼科指南》)

治五脏风冷,冷气心腹痛,吐清水:胡椒,酒服为佳,亦宜汤服。若冷气吞三七枚。(《食疗本草》)

胡椒插图胡椒插图

下一篇:胡芦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