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中草药大全》 » 种类 » 果实种子类 > 鹤虱

鹤虱

全拼: Heshi

〖别名〗

鹄虱,鬼虱,北鹤虱。

〖来源〗

菊科植物天名精Carpesium abrotanoidesL.的干燥成熟果实。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guoxue666-com;50~100cm。茎直立,上部多#-666dd;枝,密生短柔毛,下部近无毛。叶互生;下部叶片宽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0~15cm,宽5~8cm,先端尖或钝,基部狭成具翅的叶柄,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或全缘,上面有贴生短毛,下面有短柔毛和腺点,上部叶片渐小,长圆形,无柄。头状花序多数,沿茎枝腋生,有短梗或近无梗,直径6~8mm,平立或稍下垂;总苞钟状球形,总苞片3层,外层极短,卵形,先端尖,有短柔毛,中层和内层长圆形,先端圆钝,无毛;花黄色,外围的雌花花冠丝状,3~5齿裂;中央的两性花花冠筒状,先端5齿裂。瘦果条形,具细纵条,先端有短喙,有腺点,无冠毛。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生境#-666dd;布〗

生于山坡、路旁或草坪上。广布于我国各地。

〖采制〗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除去杂质。

〖药材性状〗

本品呈圆柱状,细小,长3~4mm,直径不及1mm。表面黄褐色或暗褐色,具多数纵棱。一端收缩呈细喙状,先端扩展成灰白色圆环;基部稍尖,有着生痕迹。果皮薄,纤维性,种皮菲薄透明,子叶2,类白色,稍有油性。气特异,味微苦。

〖化学成#-666dd;

本品含天名精内酯酮、鹤虱酮、鹤虱内酯、棕榈酸等成分。

〖药理〗

抑菌;杀虫;抗惊厥;降温;降压。

〖性味归经〗

苦、辛,平;有小毒。归脾、胃经。

#-666ii;能主治〗

杀虫消积。用于蛔虫病,蛲虫病,绦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

#-666hh;:多入丸、散;煎汤,5~10g。

【使用注意】

孕妇慎#-666hh;

〖附方〗

治蛔虫病、绦虫病、蛲虫病:鹤虱6g。研末水调#-666hh;。(《湖北中草药志》)

治钩虫病:鹤虱45g,浓煎两(次)汁#-666ff;并,加白糖适量调味,晚上临睡前服,连用2剂。(《浙江药用植物志》)

治虫积腹痛:鹤虱9g,南瓜子、槟榔各15g。水煎服。(《湖北中草药志》)

治蛲虫病肛痒:鹤虱、花椒、白鲜皮各15g,苦楝根皮9g。水煎,趁热熏洗或坐浴。(《浙江药用植物志》)

治阴痒:鹤虱6g。煎水熏洗阴部。(《湖北中草药志》)

鹤虱插图鹤虱插图

下一篇:薏苡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