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中草药大全》 » 种类 » 全草类 > 淡竹叶

淡竹叶

全拼: Danzhuye

〖别名〗

竹叶门冬青,金竹叶,地竹。

〖来源〗

禾本科植物淡竹叶Lophatherum gracileBrongn.的干燥茎叶。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guoxue666-com;40~90cm。根状茎粗短,坚硬。须根稀疏,其近顶端或中部常肥厚成纺锤状的块根。秆纤弱,多少木质化。叶互生,广披针形,长5~20cm,宽1.5~3cm,先端渐尖或短尖,全缘,平行脉多条,并有明显横脉,呈小方格状,两面光滑或有小刺毛;叶鞘边缘光滑或具纤毛;叶舌短小,质硬,长0.5~1mm,有缘毛。圆锥花序顶生,长10~30cm,#-666dd;枝较少,疏散,斜升或展开;小穗线状披针形,长6~7mm,宽约3mm,具粗壮小穗柄;颖长圆形,具五脉,先端钝,边缘薄膜质,第1颖短于第2颖;外稃较颖为长,披针形,先端具短尖头,具5~7脉,内稃较外稃为短,膜质透明。颖果纺锤形,深褐色。花期6~9月,果期8~10月。

〖生境#-666dd;布〗

野生于山坡林下或沟边阴湿处,#-666dd;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和西南等地。

〖采制〗

夏季未抽花穗前采割,晒干。

〖化学成分〗

本品含芦竹素、印白茅素、无羁萜、蒲公英赛醇等成分。

〖药理〗

有解热、利尿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抑制作用。还有升高血糖作用。

〖性味归经〗

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

#-666ii;能主治〗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利尿通淋。用于热病烦渴,小便短赤涩痛,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

#-666hh;:煎汤,9~15g。

【使用注意】

无实火、湿热者慎#-666hh;,体虚有寒者#-666mm;#-666hh;

〖附方〗

治热病余热未净,心烦口渴:淡竹叶、太子参、麦门冬、北沙参各9g,生石膏12g(先煎),生甘草4.5g。煎服。(《安徽中草药》)

治口舌糜烂:鲜淡竹叶30g,木通9g,生地黄9g。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治口腔炎,牙周炎,扁桃体炎:淡竹叶30~60g,犁头草、夏枯草各15g,薄荷9g。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中草药手册》)

治咽喉肿痛:淡竹叶30g,山栀子根15g。煎服。(《广东省惠阳地区中草药》)

治肺炎:鲜淡竹叶30g,三桠苦9g,麦冬15g。水煎服。(《福州中草药临床手册》)

治火眼痛:淡竹叶9~15g。加白糖煮豆腐吃。(江西《草药手册》)

淡竹叶插图淡竹叶插图

下一篇:萹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