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丁茶
全拼: Kudingcha
〖来源〗
冬青科植物苦丁茶冬青Ilex kudingchaC.J.Tseng的嫩叶。
〖植物形态〗
常绿大乔木,高达20m,直径约60cm。幼枝无小凸点,无毛;叶片厚革质,长圆状椭圆形,先端短渐尖或钝,基部楔形,边缘有疏锯齿,中脉上面凹入,下面隆起,侧脉上面明显,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花序簇生叶腋,圆锥状;花4数;雄花序每枝有3~9花,花梗长7~8mm,花萼直径约2.5mm,裂片圆形,无缘毛,花冠反曲,直径约9mm,花瓣长圆形至倒卵形,基部稍结合,雄蕊比花瓣短;雌花序每枝有1~3花,花梗长5~8mm,花萼直径约2.5mm,花冠直径约5mm,花瓣长圆形至倒卵形,子房卵形。果球形,直径1~1.2cm,红色,外果皮厚,平滑,宿存柱头盘状;分核4颗,长圆状椭圆形,背部有3条纵脊,内果皮骨质。花期4~5月,果期6~11月。
〖生境分布〗
生于沟谷或山坡疏林中,也有栽培。分布于湖北、湖南、广东、 广西。
〖采制〗
成林苦丁茶树在清明前后摘取嫩叶,头轮多采,次轮少采,长梢多采,短梢少采。叶采摘后,放在竹筛上通风,晾干或晒干。
〖药材性状〗
叶片长圆状椭圆形,长10~16cm,宽4~8cm,边缘有锯齿,主脉于上表面凹下,于下表面凸起,侧脉每边10~14条,叶柄直径2~3mm。表面橄榄绿色或淡棕色。叶片厚硬、革质。气微,味苦、微甘。
〖化学成分〗
本品主要含α-苦丁内酯、熊果酸、β-香树脂醇、蒲公英赛醇等成分。
〖药理〗
能显著增加心脏冠脉流量及脑血流量,保护急性心肌缺血,降低脑血管阻力和血压,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尚具有降血脂、抗生育及兴奋子宫平滑肌的作用。
〖性味归经〗
甘、苦,寒。归肝、肺、胃经。
〖功能主治〗
疏风清热,明目生津。主治风热头痛,齿痛,目赤,聤耳,口疮,热病烦渴、泄泻,痢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入丸剂。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涂搽。
〖附方〗
〔1〕治口腔炎:苦丁茶30g,水煎咽下。(《浙江药用植物志》)
〔2〕治烫伤:苦丁茶适量。水煎外洗,并用叶研粉,茶油调涂。(《浙江药用植物志》)
〔3〕治外伤出血:鲜苦丁茶捣烂绞汁涂搽;或干叶研细末,麻油调搽。(《安徽中草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