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里香
全拼: Jiulixiang
〖别名〗
满山香,五里香,过山香,千枝叶。
〖来源〗
芸香科植物九里香Murraya exoticaL的干燥叶和带叶嫩枝。
〖植物形态〗
小乔木,#guoxue666-com;可达8米。枝白灰或淡黄灰色,但当年生枝绿色。叶有小叶3~5(~7)片,小叶倒卵形成倒卵状椭圆形,两侧常不对称,长1~6cm,宽0.5~3cm,顶端圆或钝,有时微凹,基部短尖,一侧略偏斜,边全缘,平展;小叶柄甚短。花序通常顶生,或顶生兼腋生,花多朵聚成伞状,为短缩的圆锥状聚伞花序;花白色,芳香;萼片卵形,长约1.5mm;花瓣5片,长椭圆形,长10~15mm,盛花时反折;雄蕊10枚,长短不等,比花瓣略短,花丝白色,花药背部有细油点2颗;花柱稍较子房纤细,与子房之间无明显界限,均为淡绿色,柱头黄色,粗大。果橙黄至朱红色,阔卵形或椭圆形,顶部短尖,略歪斜,有时圆球形,长8~12mm,横径6~10mm,果肉有黏胶质液,种子有短的棉质毛。花期4~8月,也有秋后开花,果期9~12月。
〖生境#-666dd;布〗
生于干旱的旷地或疏林中。也有栽培。#-666dd;布于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采制〗
全年均可采收,除去老枝,阴干。
〖药材性状〗
嫩枝呈圆柱形,直径1~5mm。表面灰褐色,具纵皱纹。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羽状复叶有小叶3~7片,多已脱落;小叶片呈倒卵形或近菱形,最宽处在中部以上,长约3cm,宽约1.5cm;先端钝,急尖或凹入,基部略偏斜,全缘;黄绿色,薄革质,上表面有透明腺点,小叶柄短或近无柄,下部有时被柔毛。气香,味苦、辛,有麻舌感。
〖化学成#-666dd;〗
本品含九里香甲素、九里香乙素、九里香丙素、长叶九里香内酯二醇、长叶九里香醛、九里香香豆精等成分。
〖药理〗
具有抗生育作用,对已孕或未孕离体子宫均有兴奋作用;可用作局部浸润麻醉,还可用于表面麻醉;对离体肠管及支气管有明显的解痉作用。尚具有一定的抗炎,促进新鲜红细胞凝集作用及有抗凝血等作用。
〖性味归经〗
辛、微苦,温;有小毒。归肝、胃经。
〖#-666ii;能主治〗
行气止痛,活血散瘀。用于胃痛,风湿痹痛;外治牙痛,跌打肿痛,虫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666hh;:煎汤,6~12g;或入散剂;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使用注意】
阴虚患者慎#-666hh;。
〖附方〗
①治溃疡病:九里香叶、两面针各2份,海螵蛸5份,干姜、甘草各1份。#-666cc;研细末,每次3g,温开水送#-666hh;,每日3次。(《福建药物志》)
②治胃痛:九里香叶9g,煅瓦楞子30g。#-666cc;研末,每服3g,每日3次。(《香港中草药》)
③治骨折、痈肿:九里香鲜叶或根捣烂,加鸡蛋清调敷患处。(《云南中草药》)
④治蛇伤:九里香叶捣烂外敷。(南药《中草药学》)
⑤治湿疹:九里香鲜茎、枝叶水煎汤,擦洗患处。(《福建中草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