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梢蛇
全拼: Wushaoshe
〖别名〗
乌蛇、乌花蛇、剑脊蛇、黑风蛇、黄风蛇、剑脊乌梢蛇。
〖来源〗
本品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Cantor)的干燥体。
〖#-666dd;布〗
#-666dd;布于华东、华南、西南和湖南、湖北、山西、河北等地。
〖采制〗
多于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蛇腹或先剥去蛇皮留头尾,除去内脏,盘成圆盘状,干燥。
〖药材性状〗
本品呈圆盘状,盘径约16cm。表面黑褐色或绿黑色,密被菱形鳞片;背鳞行数成双,背中央2~4行鳞片强烈起棱,形成两条纵贯全体的黑线。头盘在中间,扁圆形,眼大而下凹陷,有光泽。上唇鳞8枚,第4、5枚入眶,颊鳞1枚,眼前下鳞1枚,较小,眼后鳞2枚。脊部#guoxue666-com;耸成屋脊状。腹部剖开边缘向内卷曲,脊肌肉厚,黄白色或淡棕色,可见排列整齐的肋骨。尾部渐细而长。尾下鳞双行。剥皮者仅留头尾之皮鳞,中段较光滑。气腥,味淡。以皮黑褐色、内黄白色、脊部有棱者为佳。
〖化学成#-666dd;〗
主要含强白质及脂肪类成分。
〖药理〗
本品有抗炎、镇痛、镇静及调节免疫等作用。乌梢蛇血清有抗蛇毒作用。
〖性味与归经〗
甘,平。归肝经。
〖#-666ii;能与主治〗
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
〖用法与用量〗
内#-666hh;:煎汤,6~12g;酒浸或焙干研末为丸、散。外用:烧灰调敷。
【使用注意】
血虚生风者慎#-666hh;。
〖附方〗
①治面上疮:乌蛇30g,烧灰,细研如粉,以腊月猪脂调涂之。(《圣惠方》)
②治身体顽麻风:乌蛇30g(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黄),防风15g(去芦头),细辛15g,白花蛇30g(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黄),天麻15g,#-666ll;活5g,肉桂15g(去皱皮),枳壳15g(麸炒微黄去瓤),苦参15g(锉)。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666hh;食前以温酒下二十丸。(《圣惠方》乌蛇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