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中草药大全》 » 种类 » 动物类 > 牡蛎

牡蛎

全拼: Muli

〖别名〗

蛎蛤,牡蛤,海蛎子壳、海砺子皮。

〖来源〗

牡蛎科动物长牡蛎Ostrea gigasThunberg、大连湾牡蛎Ostrea talienwhanensisCrosse或近江牡蛎Ostrea rivularisGould的贝壳。

#-666dd;布〗

生活于低潮线附近至水深7m左右的江河入海近处。我国沿海均有#-666dd;布,山东、福建、广东沿海已#-666aa;工养殖。

〖采制〗

全年均可捕捞,去肉,洗净,晒干。

〖化学成#-666dd;

含碳酸钙、磷酸钙及硫酸钙,并含镁、铝、硅及氧化铁等。

〖药理〗

具有镇静、局部麻醉作用,并能抑制#-666nn;经肌肉兴奋,抗实验性胃溃疡损伤,及增强免疫#-666ii;能。

〖性味归经〗

咸,微寒。归肝、胆、肾经。

#-666ii;能主治〗

重镇安#-666nn;,潜阳补阴,软坚散结。用于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疬痰核,癥瘕痞块。煅牡蛎收敛固涩,制酸止痛;用于自汗盗汗,遗精滑精,崩漏带下,胃痛吞酸。

〖用法用量〗

#-666hh;:煎汤,15~30g,先煎;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干撒或调敷。除收敛固涩宜煅用外,余均生用。

【使用注意】

本品多#-666hh;#-666hh;,易引起便秘和消化不良。

〖附方〗

治风虚汗出,少气:牡蛎(烧为粉)30g,白术30g,防风(去芦头)30g。上件药,捣细罗散,每服不计时候,以温水调下6g。恶风倍防风,少气配白术,汗多出、面肿倍牡蛎。(《圣惠方》牡蛎散)

治白带:牡蛎粉、艾叶、茴香各30g,糯米半#-666ff;(炒熟)。上为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温米饮下,空心,每服五十丸。(《澹寮方》)

治温病下后,大便溏甚,脉仍数者:生牡蛎60g。研细,水八杯,煎服三杯,分温三服。(《温病条辨》一甲煎)

治大病瘥后,鼻衄:牡蛎3g,石膏1.5g。捣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四。亦可蜜丸如梧桐子大,服之。(《肘后方》)

治心痛气实者:用单味牡蛎煅为粉,酒调6g服之。(《丹溪心法》)

治胃酸过多:牡蛎、海螵蛸各15g,浙贝母12g。#-666cc;研细粉,每服9g,每日3次。(《山东中草药手册》)

治紫癜风:牡蛎、胆矾各15g。上二味生用为散。用醋调摩患处。(《圣济总录》牡蛎散)

牡蛎插图

下一篇:地龙